電動輔助自行車 立委籲訂統一指引
據交通部統計,全國電動輔助自行車事故件數,2024年多達2,325件,死亡24人、受傷2,080人。對此,立委李坤城、林月琴於7月2日舉行記者會表示,一旦發生事故,旅客必須自行負擔醫療、賠償費用,呼籲交通部應訂定全國一致的指引。經討論後,交通部表示,將會在兩個月左右給出統一指引。
李坤城表示,儘管交通部曾指拼裝電動車在現行《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中被歸類為「其他慢車」,屬地方政府權責,但因為沒有明確的定義與歸類,致使目前只有高雄、屏東、台東、彰化、宜蘭、金門有訂管理條例。
而其他地方縣市,包括新北市也尚未訂定管理自治條例,導致欠缺法源與管理機制下,業者既無保險義務,也無需申請營業許可,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旅客則須自行負擔醫療與賠償費用。李坤城強調,拼裝電動車作為新興觀光運具,交通部有責任訂定全國一致的指引,補上這道安全防線。
林月琴則表示,從官方數據統計顯示,近三年包含電動輔助自行車、個人行動器具在內的慢車事故傷亡人數,皆呈現倍增趨勢,電輔車成長近一倍、個人行動運具則成長近三倍,突顯慢車事故問題日漸嚴峻,主管機關應盡速正視。
中央主管機關至今仍未推出全國統一的參考指引,甚至罰責也不具體明確,造成警方執法上認定模糊,且針對慢車違規行駛道路的車輛所有人,僅處300元的罰鍰。李坤城表示,希望給交通部一個月的時間進行全國性指引。
交通部公共運輸及監理司副司長胡迪琦回應,希望能給兩個月的時間來評估、了解地方需要,再看如何協助地方政府制定自治條例;經討論後,交通部表示,將在兩個月左右給出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