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鯤鯓風災重創 全台最大木造牌樓倒塌

南鯤鯓風災重創,全台最大木造牌樓倒塌。(大雄空拍提供)
南鯤鯓風災重創,全台最大木造牌樓倒塌。(大雄空拍提供)

【記者廖儷芬/台南報導】

丹娜絲颱風重創台灣西南沿海,台南學甲的南鯤鯓代天府首當其衝。該廟宇門前矗立四十餘年、由國寶級匠師王錦木監造的「五門式大牌樓」,於風雨交加中轟然倒塌,壯觀不再,令人不勝唏噓。

空拍攝影師大雄於7日風災過後第一時間抵達現場,以高空角度俯瞰滿目瘡痍的殘跡。他說:「風雨無情,廟宇仍安,身為在地人實感痛心。這座由王錦木大師打造、用十二根千年檜木撐起的壯麗之作雖毀,但我相信很快會有更壯麗的山門建立。」

丹娜絲颱風重創台灣西南沿海,台南學甲的南鯤鯓代天府首當其衝。丹娜絲颱風重創台灣西南沿海,台南學甲的南鯤鯓代天府首當其衝。(王茲嬅提供)
空拍攝影師大雄於7日風災過後第一時間抵達現場,以高空角度俯瞰滿目瘡痍的殘跡。空拍攝影師大雄於7日風災過後第一時間抵達現場,以高空角度俯瞰滿目瘡痍的殘跡。(大雄空拍提供)

十二根千年檜木 一夜崩塌

倒塌的五門式大牌樓為南鯤鯓代天府的重要地標,自民國七十一年(1982年)建成,歷經無數信眾的朝拜與迎神賽會,象徵信仰與傳承。此建築採「六柱五間、二通三瓜」傳統木構工法,以臺灣珍貴紅檜打造,其結構之精巧與宏偉,在台灣少見。

風災來襲,原木結構在強風中撐不住,整體應聲而倒。地面一片狼藉,紅色木柱、屋瓦與龍飾混雜,還帶著陣陣檜木香,讓人不捨。

風災來襲,原木結構在強風中撐不住,整體應聲而倒。風災來襲,原木結構在強風中撐不住,整體應聲而倒。(王茲嬅提供)
倒塌的五門式大牌樓為南鯤鯓代天府的重要地標,自民國七十一年(1982年)建成。倒塌的五門式大牌樓為南鯤鯓代天府的重要地標,自民國七十一年(1982年)建成。(王茲嬅提供)

老師記錄災後實景:如夢一場

雲林西螺鎮東南國中地理教師王茲嬅颱風後前往南鯤鯓勘災,沿途所見皆是倒塌的路牌與折斷的大樹,拍下了一系列第一手影像。她感慨地說:「丹娜絲颱風勘災,台61線沿途路樹路牌倒一片,青鯤鯓幾乎滅村,損失慘重。主角:南鯤鯓代天府,全台灣最大的木造牌樓倒了,現場都是檜木的香氣。曾經來這裡住過,曾經見證金碧輝煌的建築本體,現在感覺好像黃粱一夢。」

日落塔被丹娜絲颱風的強風給吹倒了。日落塔被丹娜絲颱風的強風給吹倒了。(廖翠環提供)
青鯤鯓地標斷了。青鯤鯓地標斷了。(王茲嬅提供)
任職國中地理教師王茲嬅颱風後前往南鯤鯓勘災,沿途所見皆是倒塌的路牌與折斷的大樹。任職國中地理教師王茲嬅颱風後前往南鯤鯓勘災,沿途所見皆是倒塌的路牌與折斷的大樹。(王茲嬅提供)
王茲嬅感慨地說:「丹娜絲颱風勘災,台61線沿途路樹路牌倒一片。」王茲嬅感慨地說:「丹娜絲颱風勘災,台61線沿途路樹路牌倒一片。」(王茲嬅提供)

廟方啟動修復動員 信仰不倒

南鯤鯓代天府隨即發布公告指出,災損區域已全面封鎖,並展開清淤與修復工程。廟方號召志工與進香團前來支援,信眾們穿著雨鞋、徒手搬運瓦礫,現場一片齊心協力的景象。

「感謝每一位不畏風雨到場幫忙的朋友,是你們讓信仰的溫暖在災後持續發光。」廟方表示,未來將全力以赴,早日重建山門,恢復原有風貌,並向所有信眾致意,祈願五府千歲庇佑大家風雨平安。

廟方啟動修復動員,信仰不倒。廟方啟動修復動員,信仰不倒。(王茲嬅提供)
廟方表示,未來將全力以赴,早日重建山門,恢復原有風貌。廟方表示,未來將全力以赴,早日重建山門,恢復原有風貌。(王茲嬅提供)

信仰的重量 不止在建築

倒塌的,不只是建築,更是人們記憶中的精神象徵。但站在瓦礫間的人們,仍懷著敬意與堅定的信念,看著過往的輝煌,也迎向再造的希望。

站在瓦礫間的人們,仍懷著敬意與堅定的信念,看著過往的輝煌,也迎向再造的希望。站在瓦礫間的人們,仍懷著敬意與堅定的信念,看著過往的輝煌,也迎向再造的希望。(王茲嬅提供)
倒塌的,不只是建築,更是人們記憶中的精神象徵。倒塌的,不只是建築,更是人們記憶中的精神象徵。(王茲嬅提供)

延伸閱讀
鹽水溪的暮色情書 夏日河海之戀
2025年07月02日 | 4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