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國對等關稅出爐 台灣未列首波關稅名單

美國總統川普8日宣布14國的新對等關稅稅率,行政院表示,目前尚未接獲對等關稅通知信。知情人士指出,據美國說法,這14國談判皆卡關或沒必要談下去,因此稅率較高,至於台灣目前還在推進各項磋商,有機會爭取合理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4月初宣布對等關稅措施,不過隨後宣布90天暫緩期,於8日凌晨發布首批14國新關稅稅率名單,自8月1日起生效。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哈薩克、突尼西亞25%;南非則是30%;印尼32%;孟加拉、塞爾維亞35%;泰國、柬埔寨36%;寮國及緬甸被課徵40%為最高。他強調,各國仍有談判空間。
台灣4月初稅率為32%,台美隨後進入貿易談判環節,美國也未在8日宣布台灣的最新稅率。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8日說明,政府目前並未收到美方關於對等關稅通知函件。她說,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正率領經貿談判總代表楊珍妮政委等政府談判團隊成員,於美國就關稅議題與美方持續協商。
歐盟情況與台灣相同
綜合媒體報導,知情人士提到,這批公布的14國新對等關稅稅率名單,依據美方說法,是屬於談判沒有進展、不成功,或沒有必要談下去的國家,因此美方對他們祭出較高的關稅稅率,多數都回到4月初的較高數字。
知情人士說明,台灣的談判團隊,目前持續與美方談判,並且推進各項磋商,美方也有多次表達與台灣談判有正面發展。美國這次並沒有公布歐盟稅率,情況與台灣相同。他強調,政府將全力維護國家及產業利益,維護國民健康及糧食安全,並與美方持續磋商,爭取合理關稅。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8日表示,賴總統7日深夜與正在美國的經貿談判團隊進行視訊通話,盼望其為國家爭取合理關稅。總統強調,期盼在談判中,尋求達到雙邊貿易平衡,增進台美在科技及國安等多元領域合作。他也勉勵談判團隊,務必以維護國家及產業利益,維護國民健康及糧食安全為核心任務。
外交部副發言人陳怡君表示,台美雙方目前針對對等關稅議題持續進行很密集的溝通,我方持續爭取最大的利益,相關進展會適時向民眾報告。
不過,台股已連跌3天,台股8日震盪走弱,終場收在22362.27點、下跌66.45點,成交量2,720.28億元。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分析,主因美股前一交易日因川普公布包括日韓等14國關稅,引發投資人擔憂,造成美國股市四大指數下跌0.7%至1.88%,帶動台股8日微幅收跌。
各國對美關稅稅率回應
《朝日新聞》與富士新聞網(FNN)報導,日本首相石破茂在首相官邸召開綜合對策本部會議時表示:「這次信函中的稅率,並非川普總統最近提出的30%或35%,而是實質上維持現狀,同時也表示延長協商期限。」他說,「目前日美雙方仍有無法妥協事項,但會就8月1日新的交涉期限持續協商,在維護國家利益同時,力求達成對日美雙方都有利的協議。」
韓國部分,韓聯社報導,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美方實際上暫緩徵收關稅,政府將更積極的推進談判工作,爭取良好成果。
日本與韓國對美方新關稅抱持較正面態度,金融市場也予以反應,日經指數8日上漲0.58%,韓國綜合指數上漲1.81%。
馬來西亞部分,大馬政府回應,單邊措施可能干擾兩國間具互利效果的商業運作,將持續與美國接觸,朝著一項平衡、互利且全面的貿易協議努力。當日馬來西亞吉隆坡綜合指數下跌0.48%。
連明賢估關稅15%至20%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8日於臉書提出6點觀察,首先,美國對等關稅開獎,並非最後結果,這些國家反而是川普認為須進一步談判的國家清單;第二,連韓國、日本與美國簽FTA(自由貿易協定),仍被公布25%關稅,美國關稅地板價就是10%,且希望台灣給美國零關稅,最終稅率就看美國市場對台灣的重要程度。
連賢明說,第三,對等關稅談判另一目的,是創造非紅供應鏈,與中國密切的國家都從40%開始談,但與美國聯盟國家從10%談起,所以寮國、緬甸、泰國都是四成左右,也代表「多投資美國、少用中國貨」的國家,對等關稅將越低。
第四,台灣處於尷尬階段,川普原先希望將日本、韓國、台灣放在類似關稅區間,讓日本作模範生,之後韓國、台灣比照辦理,但日本首相石破茂態度強硬,加上韓國新總統剛上任,台灣反而最有誠意,可能談判仍非美國最滿意結果,因此稅率待定。
第五,台美貿易談判可能卡關在農業,而不是汽車關稅,汽車關稅與貨物稅最大問題為稅損,金額不小但還有解決空間,但農業部分牽涉到食安,很容易被解釋為在美國壓迫下放棄國人健康,否則日本也不會死守稻米不願意退讓。
第六,台灣談判即便沒有預期順利,仍期望台灣對等關稅落在15%至20%區間,因為稅率過高對於美國、台灣可能都沒有好處,目前美國是台灣最主要的出口國家,台灣也是ICT(資通訊)及半導體產業最重要供應鏈,若台灣稅率有好結果,日韓科技業恐受壓力。
施俊吉:談判或觸礁2關鍵
行政院前副院長施俊吉則在臉書上發文,認為台灣未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所以現在等著收「美國關稅通知書」。他推測,談判觸礁的兩個可能原因是:第一,我方不願意撤銷對美豬、美牛的非關稅壁壘,例如含豬肉原料的包裝食品和散裝食品,都必須標示豬肉的原產地。第二,我方不願意大幅調降對美國汽車進口關稅,而擬以降低汽車貨物稅作為補償,但遭美方拒絕。
他認為,第一項堅持是怕「左膠」作祟,政府害怕出現以食安為名的社會抗議風潮。第二項堅持則是為了繼續保護國產車,因為如果降美車關稅,美車的相對價格會下降,國產車將面臨嚴重的競爭;如果降的是汽車貨物稅,則所有的車子相對價格維持不變,國產車不用面對激烈的美車競爭,但政府的財稅收入會大幅減少。
他質問,果真如此,政府的堅持將使「左膠」和國產車受惠,犧牲的是其他會被美國課徵高關稅的產業、廠商及其就業人口。這樣是否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