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會考試題解析】自然科「端午立蛋」入題

國中教育會考18日結束,根據全國試務會統計,今年共17萬5‚247人報名,與去年報名人數相比,約減少1.7萬人,再創歷史新低。全國試務會表示,整體試題除了學科基本概念外也融入生活情境,如國文科考分辨詐騙資訊、從端午立蛋習俗思辨操作變因與控制變因等。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於17、18日登場,教育部連續兩天邀請資深教師分析114年國中教育會考各科試題;首日考科為社會、數學、國文、寫作。
在社會科部分,新北市中平國中地理教師賈生玲表示,今年著重於測試跨科整合與資料解讀,皆為4選1的選擇題,其中圖表型試題占一半;考題加入關注環境議題,如考「碳匯」觀念,透過理解題幹提供的定義,即使是沒學過的專有名詞,仍能作答。
在歷史科部分,高雄市明義國中歷史教師陳莉婷提到,今年題目有新意,過去世界歷史被認為以歐洲為中心建構,而今年題組中分別有以墨西哥博物館,南亞的伊朗高原發展為題。
數學科方面,桃園市平鎮國中數學教師劉建成指出,第19題以後較有挑戰性,學生需清楚、深入的理解數學概念,並有將生活情境或數學情境加以轉化的能力,才能夠正確解答。
針對國文科,高雄市旗山國中教師丁美雪指出,今年首次出現以「劇本」為主題的題目,甲文說明視覺化寫作劇本範例,乙文則是電影《進擊的鼓手》段落,考驗學生能否分析哪些符合寫作要素;在素養運用的題目部分,則是將詐騙訊息入題,讓學生透過比較,判斷收到的水費逾期未繳簡訊是否為真。
今年寫作測驗部分是以圖文並陳方式呈現,圖一為飼養小動物的箱籠,一隻在跑滾輪、另一隻準備跨出門;圖二則有6個詞彙,包含牢籠、自由、冒險、耽溺、盲目、選擇。苗栗縣造橋國中校長林孟君說,學生須先觀察圖1,並從圖2挑出能說明圖1內容的詞彙,並說明理由,透過連結生活經驗,寫出自己的觀察與想法。
自然科「三多一沒有」
英聽搭配音效具挑戰性
第二天考科是自然、英語(閱讀)、英語(聽力)。針對自然科,台北市萬華國中老師王美玲表示,自然科試題「三多一沒有」,文字多、圖表多、情境多,但沒有複雜計算題,基本上都是單一概念、單一公式就能完成解題,但學生還是要會計算,重點是要回歸每個計算題背後的科學概念。
在物理題部分,台北市古亭國中老師劉權賢說,其中較創新的端午節「立蛋」題目,涉及地球與太陽的相對位置,再配合物理力學的思考,屬於跨科整合。
英語科方面,台南忠孝國中老師莊筱芸表示,英聽試題為了讓學生能更了解情境會適時搭配音效,如介紹台灣垃圾車執勤特色的試題,就播放了一段垃圾車音樂、才開始對話,學生需完整聽完才能總結言談主旨。
莊筱芸表示,另外有球賽廣播試題,則夾雜購買場內點心免費贈送等干擾訊息,難度較高;因為英聽試題屬於素養導向,貼近真實生活情境的語速,對平時較少練習聽力的學生較具挑戰性。
全國試務會主任委員陳柏熹表示,今年國中教育會考整體試題仍遵循108課綱素養導向,除了學科基本概念外,納入生活情境,希望讓學生將所學應用於生活當中,進而可以引發省思與創新,規劃自己未來的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