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學習力、拋開焦慮 關鍵在運動!

提升學習成效的祕密,就是——運動。(123RF)
提升學習成效的祕密,就是——運動。(123RF)

文/Candice先生線上家教團

正在準備考試的你,是否每天沒日沒夜的念書、背單字、做題,想突破成績呢?但有時卻一直覺得自己好像卡住了,進步幅度不大,也對這樣的情況感到很焦慮⋯⋯

如果跟你們說有個方法,經過科學家的研究與實例證明,能有效的提升你的學習成效,提高分數,且一天花不到半小時,你是否願意相信並嘗試看看呢?

以下是Candice先生跟大家分享,提升學習成效的祕密,就是——運動。

Candice先生看過《運動改造大腦》這本書後,想跟正在奮戰的考生們,一起來分享運動能帶給正在準備留學考試的你什麼好處?

一、運動為何能讓人的考試表現更好?

《運動改造大腦》這本書的作者是約翰.瑞提醫師,他是哈佛醫學院精神科臨床助理教授,書中提到在美國的內帕維中央高中,曾經做過一項「零時體育計畫」,所謂的零時指的是「在一天還沒上第一節課前」,讓學生去慢跑並作評分,有人心裡一定會想,我從小就跑得慢,或我超少跑步的,一定成績很差,但他們的評分標準並不是跑得快不快,而是你慢跑時的心跳率達到最大心跳率的比率。

所以即使你不是擅長跑步或很少跑步的人,但有可能你已經花了很大的努力在跑,心跳率已經達到了最大心跳率的80%,所以會得到比較高的分數。

參與「零時體育計畫」的學生,在學期結束時,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比剛開始時高出17%,且情緒上也變得更穩定了。

而為何運動可以提升人們的學習能力,書中說是因為,人類學習新東西時,其實是腦中許多的神經元在互相發射訊號並建立連結與突觸,重複的學習與接觸新事物,能加強神經元間的連結,連結越強,你就記得更牢,學習得更好。所以你在反覆背單字或做題組,都是為了能讓這些知識相關的神經元能有更深的連結。

而能讓不同神經元間能有更強的連結,還有另一種腦中的物質BDNF(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pr),中文翻成「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它能增進神經元功能與成長,也能更鞏固、增加神經元間的連結,所以在你學習時,BDNF便能因為剛剛對神經元的好處,而讓你能更好、更有效率、更牢記的學習新知識,提升學習的效果。

那怎麼樣才能增加BDNF呢? 我想大家都猜中了,沒錯,就是「運動」!

研究人員發現,只要運動,便能增加腦中的BDNF含量,如上所說,BDNF含量越多,便可讓神經元連結長得更多且更牢固,學習成效更好。而在一項發表於2007年的研究報告中,德國研究者就發現,人在運動過後,學習字彙比在運動前還要快20%

二、該選擇什麼運動?該多久運動一次?

《運動改造大腦》一書還建議,可以做同時「有氧運動」+「運動技巧」的運動。Candice先生建議,網球、籃球、桌球、羽毛球等這類既要有技巧,且有對手激起競爭意識的運動,可以邊運動,邊跟朋友聊天社交,一舉兩得。也可以嘗試瑜伽、壁球、溜冰這類單人運動,同樣是有氧+技巧的運動。

而如果你比較喜歡慢跑、游泳這類運動,也一樣可以增加腦袋的靈活性。研究指出,只要連續12週每週2~3次,每次約30分鐘的有氧運動,便可以改善大腦的執行功能。這也就是大家常提倡的「333運動法則」。運動不只是為了維持身材和健康需要,更能幫你提升考試成績,還等些什麼,快穿上運動服出門去吧!

三、準備考試壓力大,該怎麼辦?

許多人提到「壓力」,便直覺這是不好的,其實根據Candice先生過往的經驗,有壓力並不完全是壞處,適度的壓力能讓你更積極且表現更好。不只是考生,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有壓力,重點是你如何面對壓力?是去大吃大喝,吃一堆零食、甜食、喝酒來面對壓力?或是去運動、與朋友見面社交呢?

《運動改造大腦》提到:阻斷腦部壓力回饋迴路的推手:運動。

或許你真的覺得壓力很大,不知道該怎麼辦,覺得自己好像陷入一個爬不出的深淵,但其實這只是你的大腦暫時失去對真實世界的體認。這時你的認知並不是正確的,最簡單的解決辦法便是,現在就強迫自己穿上慢跑鞋出門運動,或約朋友聚餐聊天,保證完成之後,心情一定會有所改善。

Candice先生以前也有壓力很大的經驗,當下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也什麼都不想做,但真的出門去大汗淋漓的跑完一小時後,或是和朋友一起出門爬山運動完,原本造成壓力的原因仍在,但我變得有信心去面對它,原本負面的心情和想法也都不藥而癒。

四、該如何讓自己放鬆並制定訓練計畫?

你是否曾經腦中無法克制的想:「萬一我考試一直考不好怎麼辦?萬一我一直出不了國留學怎麼辦?出國後的學習,會不會跟不上?對異國文化和人際關係會不會不適應?」

許許多多的未知和想法,讓你覺得很焦慮,即使別人跟你說不要想太多,但自己無法克制自己不去亂想,不去焦慮。

《運動改造大腦》中提到,焦慮其實是大腦的認知錯誤,而運動可以讓我們的大腦知道這件事,而不再持續焦慮,甚至對有輕度恐慌症的人來說,持續運動可以在長期時間內,達到和藥物治療一樣好的成效,還沒有藥物帶來的一些副作用。

以考生來說,我們該如何規劃自己的運動時間呢?

如果過往幾乎沒有運動習慣,一開始先慢慢來,可以每週抽出三天時間(例如週一、四、六)從散步半小時開始。可以選擇操場、公園之類安全無車的場合,一邊散步快走,一邊放空,偶爾回想一下今天念書或做題的進度,更能幫助變成長期記憶。有時這種半放空的模式,有機會讓你想通某些數學邏輯或題目解法,就像傳說中阿基米德在泡澡時,想通透過浮力的方法來解出國王的皇冠是否是純金的問題。

循序漸進後,可以開始加強運動強度,變成慢跑、間歇跑,也可以約朋友一起打羽球、桌球之類競技性的活動。只要養成習慣之後,便比較容易持之以恆下去,而克服了較有挑戰性的運動項目,也能培養自己的信心,讓自己更有自信與意志力來面對考試。

現在,就開始著手規劃吧!希望過幾個月後,你能來跟Candice先生說,運動真的幫助你的學習效率提升許多,也因此考到了自己心中理想的GMAT、GRE分數,加油,加油!(p.s. 如有先天疾病或慢性病,在規劃運動前請務必先請教醫生。)

——轉載自「Candice先生留學家教團隊」https://candiceclass.com/

延伸閱讀
開罰舔共藝人 陸委會提2紅線
2025年05月15日 | 8天前
罷綠委連署站 藍營上架地圖
2025年05月15日 | 8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