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在美6廠完工後 經長:供應鏈或外移

美國政府4月初提出對等關稅政策,立委牛煦庭29日質詢時,關切台積電赴美設廠後,有多少供應鏈外移?經濟部長郭智輝答詢說,除非台積電把美國6座晶圓廠都蓋好,供應鏈才可能過去,「不是現在,可能是7、8年以後的事」。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對全球超過180個國家祭出對等關稅措施,9日宣布暫緩90天,在此期間僅實施10%對等關稅。
法院29日繼續進行施政總質詢。牛煦庭質詢表示,政府是否掌握台積電外移美國設廠後,有多少上下游供應鏈廠商會一起過去?郭智輝表示,以台積電目前的產量,目前還無法誘使供應鏈移動到美國,除非台積電把美國6座晶圓廠都蓋好,供應鏈才可能過去,「不是現在,可能是7、8年以後的事情」。
牛煦庭說,台積電只是半導體產業鏈,其他包含印刷電路板(PCB)和伺服器產業也可能外移。郭智輝回應,PCB與ICT產業本來在美國也有設廠,按照現在情勢,廠商可能會做調整,美國需求可能擴大。。
牛煦庭認為,產業界憂心台積電是「破窗」,去了一個就大勢已定,台灣產業會慢慢被掏空。這也衍生一些問題,包含多少產業鏈會外移?對產值、就業機會的影響?以及走不了的廠商,如何因應訂單與衝擊?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行政院與化學原料業者討論過,台積電赴美設廠後是否也要跟著過去,但如同郭智輝所說,產量不大時還沒有去的必要,但產量大的時候就得考慮,但不是現在就在發生,政府都討論過類似問題。
匯率將是重大挑戰
此外,牛煦庭說,過去《廣場協議》要求日圓及德國馬克大幅升值,衝擊當時日、德製造業,若川普想複製《廣場協議》模式,是否新台幣有大幅升值壓力。
卓榮泰回應說,雖然台幣現在呈現穩定的狀態,但政府心理有準備,未來匯率應該是「重大挑戰」。而央行長期掌握台灣匯率,有各方面研判,只是現在沒有告訴國人最不好的狀況,因為還不到那個時間。
牛煦庭說,有媒體報導稱川普曾在訪談節目提到,美元兌新台幣應是1比13.3,若真的如此,台灣產業可能完蛋。不過郭智輝回應說,這是股市分析師說的,股市分析師唯恐天下不亂。
牛煦庭表示,川普勢必想讓美元貶值,政府是否兵推新台幣升值對產業衝擊,例如來到美元兌換新台幣1比28會如何。
卓榮泰表示,央行長期掌握台灣匯率,有各方面研判,只是現在沒有告訴民眾最不好的狀況,因為還不到那個時間。有關匯率變化,央行固定都有評估報告。
至於美方是否有要求台幣升值?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美國針對匯率操作國有三標準,目前台灣雖然有第一、第二項,但沒有第三項,而且央行與美國財政部溝通順暢,高關稅談判與匯率是分開的,絕沒有被美方要求升值一事,新台幣一直都是很穩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