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考照加嚴惹議 立委籲建立回訓制度

立委林月琴29日和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等民團舉行記者會指出,公路局日前說與民間交流後,普通小客車的駕照考試要新增指差確認等項目,但這不是民間的建議內容,呼籲公路局別將民團當成背書工具,也提到,政府應建立回訓制度,並重新檢討記點制度的設計。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理事長陳愷寧說明,公路局於4月25日召開精進駕照的相關會議後,透過媒體表示,與民間交流後,6月2日起普通小客車要全面在駕照考試中新增停讓行人及指差確認項目。
不過,陳愷寧指出,小客車全面做指差確認項目並不在他們會議中的提案建議內容,也不在聯合建議書中,呼籲公路局審慎思量、反省,勿將民間團體當成為錯誤政策的背書工具。
林月琴認為,交通部務必盡速建立一般駕駛與高齡駕駛的回訓制度,重新檢討記點制度的設計,朝向逐步恢復違規舉發,與強化道安講習的執行,特別是闖紅燈及嚴重超速違規等高危險駕駛的行為。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理事林柏勛強調,指差確認適用於特定情境,如在台灣目前僅有軌道運輸,以及台灣特定縣市的市區公車(大客車)在應用,就連大型貨車駕駛從2024年8月起也只需響應轉彎暫停、安全再行,並未全面強制指差確認。
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理事羅宜表示,機車是道路上的弱勢用路人,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有超過一半是機車用路人,他們就是錯誤的考照制度的直接受害者,台灣無論是何種運具的考照制度,都應納入遇到其他運具的用路人如何因應通盤考量。
交通倡議者火花羅呼籲,駕駛人的教育固然重要,但交通道路設計的整體改善,以及後續的記點、追蹤與強化駕照回訓、回收制度等更應重視,不能放任台灣這樣的空白形式。相較於交通部對於駕訓班教育施以獨步全球、無所適從的規範,其他在工程、駕照後端改革的空白,才更應是該關注與推動的部分。
考量外界意見分歧 公路局:將研議修正
公路局表示,此次會議並無要求民間團體背書,會中簡報內容是針對近十年來駕訓考照制度規劃與執行情形的說明,包含部分執行中及研議中方案,目的在於收集多方意見,作為政策制定與修正參考。
公路局強調,該簡報內容是依媒體現場主動詢問進行說明,並非與會議中討論內容一致,也未要求民團背書,若有誤解,特此澄清。
針對會議簡報提及規劃新增小型車道路駕駛考驗「未落實指差確認及口誦」扣分項目,公路局表示,旨在養成駕駛人行經行人穿越道前減速慢行、確實注意周邊視野、保障行人安全,並參考日本「指差確認」經驗,配合目前停讓政策經驗進行研議。
公路局表示,目前小型車考照新增「指差確認」僅為內部研議中項目,尚未公告、施行日也僅為預定並非確定。考量外界意見分歧,後續將依據交通實務、國內用路文化及社會共識,持續邀集相關單位進行研商,滾動式檢討修正。
公路局重申,所有推動規劃均將秉持開放態度,廣納各界寶貴建議。提升駕訓考驗品質是為了內化駕駛安全行為、保障行人路權、守護全民交通安全,未來任何新制規劃,將持續透過公開透明程序與社會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