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短命? 用「零星」運動補回來!

專家指出,居家少量的間歇劇烈體力活動,例如陪孩子玩耍,可改善心肺健康。(fizkes/Shutterstock)
專家指出,居家少量的間歇劇烈體力活動,例如陪孩子玩耍,可改善心肺健康。(fizkes/Shutterstock)

文/記者王佳宜

現代人久坐時間長,雖然知道運動可降低死亡風險,卻擠不出時間上健身房?別擔心!有研究表明,每天30分鐘進行居家「零星活動」,包括低強度體力活動(如,做家事、逛街提物),可降低17%死亡風險;若用中度至劇烈體力活動替代,死亡風險可降低35%。

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臉書粉專曾引用《JAMA Internal Medicine》期刊上的研究指出,久坐是全因死亡的危險因子,每天坐著超過11小時的人,死亡率比每日坐不足4小時高出40%;另一篇由早稲田大學體育科學院教授岡浩一郎撰寫的文章指出,每天坐在電視前1小時,平均壽命會縮短22分鐘。

為了避免久坐引起的死亡風險,專家們建議每日進行30分鐘運動,即使不去健身房,透過生活中簡易活動,便可改善身心健康,降低癌症及心血管疾病風險,還能改善憂鬱症。

陪小孩玩也能促心肺健康

2024年2月,《美國心臟病協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發表的一項研究,分析了41萬2,413名美國成年人的體力活動及健康數據。結果發現,與不運動的人相比,有規律運動的女性和男性,全因死亡風險分別降低24%和15%。此外,與不運動的人相比,定期進行增肌運動的女性和男性,死亡風險分別降低了19%和11%。

短時間運動也能降低死亡風險。《美國醫學會雜誌·腫瘤學》(JAMA Oncology)2023年刊登一項研究顯示,少量的「劇烈間歇性體力活動」能降低癌症風險。這類活動是指日常中短暫且零星的加劇心肺的活動與勞動,例如1~2分鐘的快走或爬樓梯。

該研究對2萬2,398名平均年齡62歲、自我報告不運動的參與者,進行平均6~7年的隨訪。結果發現,每天3.4~3.6分鐘的間歇性劇烈運動,癌症風險降低17~18%,每天平均4.5分鐘的間歇性劇烈運動,與運動相關的癌症發病率降低31~32%。

研究人員表示,少量的間歇劇烈體力活動,可快速改善心肺健康,這可能是此研究的潛在生物學解釋。對於無法運動或不喜歡運動的人群來說,每日少量的居家間歇性劇烈運動(例如:做家事、購物提物、陪小孩玩捉迷藏),可能是一種有潛力的預防癌症的措施。

球拍運動延壽效果佳

對於運動的具體項目,研究指出,自行車運動和游泳,分別可降低15%及28%死亡風險,參與球拍類運動(包括羽毛球、網球和壁球)死亡風險更大大降低47%之多。

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方面,一項對5,861名平均78.5歲女性的研究結果發現,每天增加1小時輕度運動,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分別降低14%和8%。研究人員指出,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輕度運動,輕度體力活動對於老年女性預防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至關重要。

《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017年的研究發現,參與球拍運動、游泳及有氧運動,可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分別降低56%、41%及36%。

動起來!趕走憂鬱

對於憂鬱症患者來說,運動可能是藥物和心理療法的有效補充或替代療法。今年2月,《英國醫學雜誌》(The BMJ)發表了一篇回顧性研究,納入了218項研究,共涉及1萬4,170名參與者。研究發現,步行或慢跑、瑜伽、肌力訓練是治療憂鬱症的有效方法,可減輕憂鬱程度,效果與運動強度成正比。

一項系統性回顧研究發現,各類成年人(包括普通人群、精神病患和慢性病患),運動都能改善憂鬱、焦慮和心理困擾。該研究表明,與心理諮商或藥物治療相比,運動療癒效果高出1.5倍。他們呼籲將體育運動作為改善憂鬱症的主要方法之一。

這份研究的主要作者,同時也是南澳大學(UniSA)首席研究員辛格(Ben Singh)博士表示,研究發現所有類型活動和運動都有益心理健康,尤其初期12週效果最好。包括有氧運動(如步行、阻力訓練、皮拉提斯和瑜伽),而鍛鍊強度越高,情緒改善更大,但隨著運動型態固定下來,效果也會遞減。

全球1/4成人運動量不足

哈佛醫學院文章提到,運動對老年人很重要,因為體力活動有助維持正常血壓,防止動脈粥狀硬化、減少發炎、平衡血糖、強健骨骼,還能提高睡眠品質。

不過數據顯示,全球超過四分之一的成年人體力活動不足。一般建議,成人應每週進行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者75~150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65歲以上老人建議每週3天以上的多元運動,並加強平衡和肌力訓練。

對老年人來說,任何形式的活動都比坐著不動要好,目標雖然是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但如果無法立即達到目標,就從能做到的開始,逐步提升,也可通過走樓梯、做園藝工作、與孫輩玩樂等方式保持日常活動。另外,提醒民眾,運動前應與醫生討論自身情況,尋求醫生的建議。◇

延伸閱讀
運動後均衡吃 1不2要3自由配
2024年03月25日 | 8個月前
回饋選區 綠委成立運動發展基金
2024年04月18日 | 7個月前
北京陰霾籠罩 相關話題遭禁
2024年04月12日 | 7個月前
「春天後母面」六招防傷寒
2024年03月03日 | 8個月前
促長者運動 健身據點增至164處
2024年03月12日 | 8個月前
想當一流創業家? 掌握時間管理7祕訣
2024年01月23日 | 10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