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詠嘆調】一甲子的討海歲月
——陳金龍先生(綽號環仔,1948年次,芳苑村人)
我很晚才讀書,人家7歲讀書,我是到了8、9歲才去讀。當時我讀的那班有三、四十個學生,我都讀六名內,我的同學有炸粿達仔(綽號)。當時讀到二年級時,有一次我在西邊教室的後面玩耍,當時那裡有種一些樹,還有日本式的宿舍,我在遊玩的時候,不小心打破玻璃,結果就被老師打,從此我就不去讀書了。
10歲後,我就開始跟父親去海裡抾蚵,當時沒有牛車,都是用走的,那時候我們也沒有田園,一切都是靠海維生。我父親分食(分家)的時候,家裡還很窮,我是長子,就想說要負擔一些家務。
到了民國51年,芳苑首先出現4艘漁船,有芳海、芳漁、中興一號、中興二號,那時候我父親是芳漁的船長。可是我父親很會暈船,大概在我18歲時,就開始代替我父親行船,其實我也會暈船,但是我晚上吐一吐,甘蔗吃一節,就好了,還可以做事。
當時一艘漁船的造價很貴,都是幾個人出資購買的,比如一艘漁船造價20萬,船頭出10萬,船腳出10萬,像我們那艘30馬的芳海漁船,船頭有好幾個股東,其中有一個叫做苦地仔(綽號、二林人),還有一半的資金是由7個船腳平均分攤。
至於捕捉到的漁獲怎麼分配呢?我記得,船頭只是出錢,船腳既要出錢又要出力去捕魚,所以出錢部分,船腳就與船頭平分,然後出力部分,船腳又與船頭平分一次,比如賺10萬塊,船頭大約可得四分之一,有兩萬五;而船腳可得七萬五,應該是這樣子分配的。
當時漁船大都近海作業,我們這裡往西邊行駛大約一個多鐘頭的海域,到那裡抓闊腹,當時那個海域的闊腹很多,連澎湖的漁船也都來那裡抓闊腹。當時漁船如果要停在近岸邊的海坪,都要等到漲潮,潮水淹到崁腳(岸邊),漁船才能駛進來。
我從10歲左右就在海裡討生活,到現在已經有60年以上的時間。插蚵、閘阿不到、閘烏綾,海的每樣我都做過。我使用過的漁網,總類很多,漁網的網目最大目的有一尺多寬,最小目的就是鰻魚苗網。
抓鰻魚苗抄大溝(沙汕下的海溝稱為大溝;在大溝內抄鰻魚苗),也有抄海坪(在海坪上抄鰻魚苗)。綁吊蚵有倒棚、也有徛棚,徛棚在大溝內,那時候還有跟阿鼠田(綽號,洪中田)那樣使用浮球的浮棚,也有用筏竹管四支圍成方型,然後再架上竹子,吊蚵的一端綁在竹子上,另一端就讓它垂在水中。以前是有大溝可以綁徛棚,現在的溝路已經沒有了,只能在海坪用倒棚綁吊蚵。
當時如果漁船要去安平上油漆保養,要駛過東石鼻,到安平需要5、6個小時。那時候我們的漁船是去進松造船廠保養,當時的船還可以從臺南運河駛到臺南市區,尤其運河裡沒有浪,駛得還蠻快的,速度就像騎腳踏車那樣快,駛到臺南市區現在的17線那裡,這樣要去市區玩比較方便。
那時安平那條運河的水很臭,是從臺南市區流出來的,好像是死水,很髒,不過船駛過去那種髒水,船底反而會形成一層保護膜,因此船底比較不會長藤壺。到安平去油漆,一趟大約7到10天,通常會有4、5個人下去,大家都睡在船艙內。
後來22歲到24歲當兵,中心前8週在第八中心,後8週在第七中心。下部隊是在臺南內角,當步兵,也曾經去金門,剛剛好滿11個月。去金門是搬船貨,那時候很嚴格,搬一趟拿一支牌,班長在管制,讓你不能「吐舌」(摸魚)。如果貨船進來,要看潮水,有時候三更半夜也要搬貨,其實三更半夜搬貨比較涼,如果搬得太累,天亮還可以休息,如果是像現在中午的大熱天搬貨,可能會熱死人。那時候貨船的停泊都要算潮汐,漲潮的時候,船可以駛近岸邊,船前面的開口會放下來,剛好就放在沙灘上,搬貨走起來比較好走。說到那時候,實在是很可憐,光是太武山就爬過5遍,揹背包、拿卡賓槍、推75砲,那是參加營測驗。從金門回來內角,再10天就退伍了,還要去參加測驗,隨部隊走到左營才中途退伍。
24歲退伍後,就經人介紹結婚了,但是我依然還是到海裡工作。我曾經有過20幾年的辦桌經驗,當時是我組團的,是屬於外燴的方式,那時候如果沒有辦桌,就去海裡工作。但是現在辦桌收起來了,煮飯的夥伴,大家都老了,比如英桃仔都已經搬到二林去了,其他的秀枝仔、萬仔之妻、還有姓劉的等,都已經上了年紀了,不好再做這種粗活。那時候辦桌在鄉下地方就是重口味,要煮的清,讓人吃得合適,最重要的料要實在,大碗滿滿的,讓人吃得飽最重要,我們的菜色不講究花樣,至於湯頭要拿捏得準,吃起來才能可口美味。
我討漁船,後來也討竹筏,可是到了韋恩颱風(1986年7、8月),竹筏被打壞掉之後,就沒有討竹筏了。我也曾經霧烏沙,當時的烏沙是交川中。我們霧烏沙的十幾艘竹筏,還合股去承租王功漁港附近的魚塭放養烏沙,請人看顧。那時霧烏沙的竹筏是使用柴油機當動力,有10馬的,也有16馬的,另外用皮帶連結霧烏沙機,於是竹筏上只要一架柴油機,同時可作為竹筏的動力,也可以霧烏沙。我的柴油機是10馬的,而且是買舊的。烏沙時期大約在民國60幾年到70幾年之間,大約4、5年而已。那時烏沙在賺也很多,因為錢大圓。
在海裡賺最多的是抄鰻魚苗,當時炸粿標(綽號,洪欽斯)、還有空筒(綽號)的父親,我們3個都閘鰻魚苗網在相同的地方。鰻魚苗最多的時候是我兒子出生那年,我兒子已經48歲了,當時鰻魚苗一尾10元,一個晚上就可賺上一萬多塊,那時買賣鰻魚苗是用秤的,不像現在是用數的。
海裡最容易賺錢的有幾個,抄鰻魚苗、霧烏沙、抓闊腹、抓烏魚,這些我都有做過,海裡沒有一樣是我沒做過的。說起來,當時插蚵是最難賺的,養蚵、抾蚵,回來還要剖蚵,很費工,不過現在插蚵是最好賺的。大約民國40幾年插枝仔冰箸(小竹片,養蚵方式的一種)的時候,一斤蚵才2、3塊,但是現在一斤蚵已經一、兩百塊了,所以現在比較好賺。◇
更多文章,請掃描臺灣大紀元電子報:
https://www.epochtimes.com.tw/author/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