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觀看宣導倡議短片 能提升憂鬱症青少年求助意願
董氏基金會調查,武漢肺炎(中共病毒)疫情前,臺灣青少年平均每七人就有一人達到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的程度,疫情發生後,人數雖持續增加,但青少年未必會積極治療,對於如何增加憂鬱青少年的求助意願,有一項國外研究顯示,觀看憂鬱治療相關宣導倡議短片,有助於減少青少年對憂鬱症的汙名感,進而提升專業治療意願。
據《兒童心理學與精神病學雜誌》發布的一項研究指出,與憂鬱治療相關宣導倡議短片,有助於青少年減少憂鬱症的汙名感(stigma),提升其尋求專業協助治療的意願。
該研究招募1,183名青少年,年齡介於14至18歲,隨機將他們編入介入組與對照組,請他們觀看短片,每部約100秒,其中,介入組的兩部觀賞短片,由兩名不同性別的模擬患者演出患有憂鬱症的青春期女孩/男孩,被賦能分享他們的個人故事。在憂鬱的情況下,模擬患者陳述如何透過家人、朋友和專業人員的社會支持克服症狀並康復。
對照組的兩部觀賞短片,也由模擬患者的相同女孩/男孩演出,分享他們生活中的嗜好與活動,但沒有憂鬱症和心理衛生相關內容。
結果發現,介入組在憂鬱汙名感量表(Depression Stigma Scale),相較對照組的汙名感顯著降低;而根據一般求助問卷(General Help-Seeking Questionnaire)的測量結果發現,介入組尋求治療的意願也顯著增加。
研究也顯示,短片中的主角和參與青少年的種族(無關性別)是否一致也影響結果。與片中主角相同種族的青少年,其對憂鬱症的汙名感減少更多,且尋求治療的意願更高。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多年來面對憂鬱症去汙名化,董氏基金會幫助民眾「認識」、「覺察」憂鬱症是什麼、鼓勵「求助才是聰明」,邀請知名人士或有影響力的人現身說法,扭轉對憂鬱症的汙名感,提高每個人對憂鬱症的認知才有可能進而產生因應策略。
葉雅馨表示,老師和家長與青少年的相處最密切,實務上學校老師發現學生有憂鬱情緒,在和家長溝通時常因不了解而被拒絕,建議老師和家長的認知態度需要更精進,學習同理憂鬱青少年,家長的反應容易成為憂鬱症是否被標籤化的關鍵,可針對家長提供相關的講座、課程或影片,幫助其建立正確面對憂鬱症的態度。
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質采建議,臨床工作者、家人可先了解和聆聽青少年對憂鬱症的觀點和想法,他們可能連憂鬱是可以處遇治療的想法都沒有,或有錯誤認知,覺得罹患憂鬱症就完蛋了。幫助他們正確認識憂鬱症,降低因不了解產生的害怕,以及減少他們對憂鬱症的汙名感,有助於提升求助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