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放款飆高房市難降溫 專家:應推新產業政策

2021年前11月住宅及建築貸款增加9,626億元、增幅達8.9%,較2020年同期加速,顯示國內房市熱度難減。(中央社)
2021年前11月住宅及建築貸款增加9,626億元、增幅達8.9%,較2020年同期加速,顯示國內房市熱度難減。(中央社)

【記者侯駿霖/臺北報導】

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2021年11月底本國銀行不動產放款總餘額達12.41兆元,創下史上新高紀錄,而2021年前11月住宅及建築貸款增加9,626億元、增幅達8.9%,也較2020年同期加速,顯示國內房市熱度難減,讓金管會不得不祭出政策打炒房。《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對《大紀元時報》表示,對銀行施壓會有成效,但不會太明顯,主要是臺灣目前沒有新的產業政策或更有利的投資獎勵方案,所以資金還是不斷地湧進房市。

金管會公布,在房貸及建築融資方面,去年11月底為11兆7,712億元,與10月底的11兆6,550億元相比,大幅增加1,162億元,這也是去年6月至11月期間,首度單月增額超過千億元。

細究「銀行業整體不動產放款」年增率,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說,去年6月為10.45%、7月為10.26%、8月為9.92%、9月為9.62% 、10月為9.51%及11月為9%。他說,從去年7月開始連續5個月下降,代表金管會配合央行的打炒房政策,發揮某種程度的效果。

不過,何世昌表示,儘管政府對銀行施壓會有一定成效,特別是公股銀行都會配合政策走向,但如今房市還是相當旺,公股銀行緊縮貸款所空出來的「市場肥肉」,就會被民營銀行「搶去吃了」,政策影響可能有限。

何世昌指出,政府不希望業者把放款過度集中在不動產市場,這沒有問題,但問題是「銀行手上滿手的爛頭寸(銀行存放款差額)要怎麼辦?」銀行本身需要賺錢,太多餘裕資金無法放出去,可能需要思考新的產業政策,或是更有利的投資獎勵方案,讓銀行可以投放資金,不然錢還是會往不動產湧進。

他進一步說明,還有一項銀行很願意放款給不動產的原因,就是信貸風險太高,如果放款給電子科技業,好的方面是可以促進產業發展,但機器不斷折舊、倒帳的機率也高,例如最近的英穩達,一家就倒了20幾億元;而不動產放款卻相對安全,即使降價將不良債權的房屋賣掉,資金都可以回收,所以不動產的呆帳比率非常低。

何世昌說,除了不讓銀行過度集中放款在不動產市場外,應提出配套方案,政策落實效果才會更好,讓這些資金有地方去,要替資金疏洪。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曾在2021年底預告會再出手打炒房,未來預計方向包括配合央行對餘屋貸款、高價住宅貸款、第三戶以上房貸等,增加銀行適用的風險權數,以加強銀行控管不動產授信風險。

延伸閱讀
理專弊案 金管會下週開鍘
2021年12月21日 | 3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