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 看古人夏季養心之道
古老的傳統醫學對於四季養生特別重視,四季各有其最強的氣候,分別是春風、夏暑、秋燥、冬寒,四季也各有最旺的臟腑,分別是春肝、夏心、秋肺、冬腎,心者通於夏氣,夏季也容易出現心火旺的症狀,也就是所謂「乘夏則心先受之」。
夏季從五月初的立夏開始,經過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到八月初的立秋結束,一共有三個月。然而,對中醫來說,還要再熱上一陣子,所謂一年中的最熱的三伏天,就是從夏季最熱的大暑,一直熱到秋季的處暑。秋季還要經過一個多月之後的白露,才會有些許涼意,因此整個夏季,以及秋季的前一小段,都適合以夏季的調養方式來養生。
防範暑氣傷心
夏季最需要防範的便是暑氣傷心,而夏季還依照暑氣的強弱,而有不同的特性。《黃帝內經》裡提到,「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夏至之後的暑熱明顯強得多,因此要更重視清熱、保水等消暑的法則。
夏季養心的法則,同樣在《黃帝內經》裡面也有提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 晚點入睡 早點起床
因為暑氣過旺,體內氣血太盛,所以建議晚點入睡,早點起床,一方面避免過熱而影響睡眠,也可讓生活作息與自然的規律相符。
◎ 少生氣 保持心情愉悅
心理方面,依據此法則也建議盡量少生氣,避免增加體內的火氣,同時要保持心情愉快,讓精神充沛,如花朵綻放之狀。若有過多的火氣,則應適度疏泄,如唱歌、運動等,避免累積火氣過多,進而傷了心神。保持體內元氣的均衡,陰平陽祕,一向都是中醫調理的重要準則。
疫情之下 心火旺
在疫情警戒之下,門診中有一類的患者大量增多,那就是因為無法出門,或是必須居家工作,導致煩躁、焦慮、失眠、便祕,這些心火旺的症狀,口罩長期戴下來,臉上又長出許多痘痘,在漫長夏季居家生活中,久坐久臥,缺乏運動飲水,三餐不定時,飲食失調,再加上與家人相處的摩擦,導致脾氣暴躁,更添加了許多煩熱的氣氛。
比中暑更常見的「陰暑」
夏季最特別的疾病就是中暑,無論是熱衰竭或是熱中暑,都屬於中醫學中暑的範疇。要避免中暑,首要的就是別在日正當中於太陽下活動。特別是11點到13點的午時陽氣最盛,建議午餐後適當飲水及休息,如有需要在太陽之下也要盡量尋找遮蔽物,避免日光直晒皮膚。如果出現胸悶、頭昏、疲倦無力、無法集中精神,則要盡速找陰涼處休息,並且補充水分。
然而,現今的都市生活,比起中暑更常見的是「陰暑」,也就是夏日受寒。夏日燠熱,電風扇與冷氣必定是免不了的,我們在暑熱的戶外走動,多半都會滿身大汗,表皮發紅血管擴張,此時進入冷氣房,感受一陣涼意,一不小心冷氣就順著表皮這擴張的血管進入到體內,沿著經絡入侵肌肉及臟腑,導致筋骨關節痠痛、腹痛腹瀉等受寒的症狀,有的還會感冒或引發過敏。因此,進出冷氣房請務必要擦乾身體,最好換件衣服,喝杯溫水,以避免受寒的症狀發生。
夏季不僅汗出多,呼吸也較急促,這兩個通道都容易消耗大量水分,飲水不僅可以促進新陳代謝,還有助於排除體內多餘的火氣。因此,夏天的飲水量要比平時更多,約莫比春季多500毫升左右,也別等到口渴再飲水,平時就要有飲水的習慣,以接近體溫的暖水最佳,最低也不要低於室溫,而且要慢慢小口喝,避免牛飲以增加胃部的負擔。
古人夏季飲食建議
《黃帝內經》對夏季飲食也有建議,「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耎,急食鹹以耎之,用鹹補之,甘瀉之」,夏天皮膚腠理舒張,元氣外泄,可用酸性的食物稍微收斂外放的元氣,如檸檬、酸梅、山楂等,又因為汗出多,水分鹽分不足,可以適當使用鹹性的食物補充之,如昆布、海藻、魚介類等,若心火過旺,有需要降心火,則可以考慮蓮子心、白木耳、綠豆、薏苡仁等。
說到夏天,最爽的莫過於吃冰了,冰淇淋、剉冰、珍珠奶茶,都是夏天必備的清暑聖品,但吃冰也要養生,丘處機在《攝生消息論》提到「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蜜冰涼粉,冷粥飽腹,受寒必起霍亂。」 ,吃冰引起的疾病其實也是上述夏日受寒的一種,不吃冰當然最好,但如果燥熱難當,非吃冰不可的話,請細細品嘗,千萬別囫圇吞下,或者是搭配白開水,可適度減少寒氣的危害。
傳統運動 養陽氣
《黃帝內經》裡提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夏季是適合養陽氣的季節,陽氣養得好,可以避免秋冬諸症的發生,也可以減緩老化的過程。
而要保養陽氣,除了中醫養陽的處方以外,最該做的就是多運動。尤其是防疫期間無法出門,健身房、運動中心都關閉,活動的機會比平常少,更加上居家久坐久臥的習慣,就更應該增加運動的頻率。
建議大家每坐15分鐘就起來活動筋骨,還可以配合適量飲水,居家運動可以考慮馬步,是最簡單的功法,也是氣功與武術的基礎。如果要消暑,也可考慮八段錦的第五式:搖頭擺尾去心火。搖頭擺尾去心火可疏通心包經、心經、小腸經,治療心火旺所致的氣血兩虛、頭昏目眩和腳步不穩,同時可增強腰力、腿力和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