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無病狀老是喊痛 當心罹老年憂鬱

【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全台60歲以上人口已達445萬人,其中超過31萬名老人罹患憂鬱症,就診率卻僅1/10,董氏基金會指出,老人憂鬱症很容易與老化混淆,不少家屬以為只是正常老化沒有即時關懷,最後症狀愈來愈嚴重,若發覺老人家常抱怨病痛卻始終檢查不出原因等情況,要當心可能是憂鬱症,應關懷或協助就醫。

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表示,董氏基金會長期從事憂鬱防治工作,在2010年的調查中發現,平均每10位成年人就有1人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所有年齡層中,罹患憂鬱症比例最高者為老年人,且65歲以上人口自殺率居高不下,這是人口老化問題中一大隱憂。

精神科醫師陳永興說,老年憂鬱症是漸進式的,患者的外顯憂鬱情緒不常見,通常以身體不適、不安、失眠或易早起,且覺得一天漫長、持續碎唸、出現自殺想法顯現,但老年憂鬱症患者的外顯憂鬱情緒不常見,多數人會以為是「一般老化現象」,忽略可能是老年憂鬱症作祟,而老年人往往對看精神科有所抗拒,其中又以男性長輩的就診率更低,因其常用掩飾的方法忽略。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組長李麗亭說,以身體來說,有憂鬱症的老人會經常抱怨這裡痛、那裡痛,卻檢查不出原因,正常老化則多少會有血壓高、關節痛等問題;情緒方面則會悶悶不樂,看很多事情不順眼,且持續兩週以上;行為上,容易對事物失去興趣,不想出門、容易失眠;語言方面會有言語自責現象,常覺得自己無價值感。

陳永興強調,憂鬱症只要提早發現,是可以治療且恢復角色功能的疾病,他建議,照顧者可以就老年人表示的身體病痛引導他們就診,就能做到初步診斷。他也提醒家人多陪伴及觀察身邊長者,避免他們產生不受重視或被忽略的感受。◇

延伸閱讀
預防憂鬱復發 配合正念治療
2015年12月24日 | 9年前
造成人體老化、慢性病的自由基
2015年11月26日 | 9年前
由內而外 煥發青春活力
2015年11月26日 | 9年前
與憂鬱患者對話 避4大誤區
2015年10月11日 | 9年前
研究:準爸爸也會得產後憂鬱症
2015年10月18日 | 9年前
330萬人不快樂 半數憂鬱
2015年10月02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