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時節 氣溫漸涼
今年的9月7日為二十四節氣白露之始,自此氣溫漸涼,夜晚甚可見到樹葉上的露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出白露的解釋:「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白露可說是秋天典型的節氣,晝夜溫差可達10℃~15℃,由於氣溫下降速度很快,夜間的低溫可讓水氣凝結,在清晨的田野仍顯晶瑩剔透。「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此時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溫度下降逐漸加快,天氣越來越涼。
詩經中有一首著名詩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描述的是水鄉清秋的景色,也藉此暗喻柔情美人在水的那方。此處的霜,指的是一種水氣凝結現象,是白露常有的美景。
福州人有句諺語:「白露必吃龍眼」,龍眼益氣補脾、養血安神,多吃可潤膚美容,是秋季很好的補品。南京人喜歡喝白露茶,因此時的茶樹已經過夏季的酷熱,正是生長的好時期,不似春茶那樣鮮嫩,但也無夏茶的乾澀苦味,而有一種甘醇清香味。
白露時節正是台灣稻作的第二期,此時稻子處於孕穗期,文旦、柿子、水梨和茭白筍盛產;周圍海水溫度下降,漁獲量減少,但東北部仍有旗魚、鯊魚、小卷等可捕獲。
著名的唐朝詩人李賀曾作詩:「月明白露秋淚滴,石筍溪雲肯寄書。」白露時節晨露懸葉、霧鎖重山,增添些許鄉愁之意。白露養生俗稱「補露」,為立冬做準備,宰雞、殺鴨、買羊肉,加一點滋補中藥,為將來的寒冬做準備。
台灣的白露,可見滿山的芒花,在台灣稱為「菅芒」,一般人習以蘆葦稱之,但不是真的蘆葦。芒花抽出花穗,整串呈紫紅色,成熟後轉為黃褐或灰白。有句歌詞寫道:「菅芒花白無香,冷風來搖動;菅芒花白無味,生來不著時」,當滿山白絮隨風飛舞似雪,透著一絲絲寒意,更顯秋日蕭肅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