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歲明麗阿嬤的美麗人生 澎湖社區創作女王

以四色牌打造的傳統牛車模型,車身、輪子都做得相當細緻,是明麗阿嬤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攝影/廖儷芬)
以四色牌打造的傳統牛車模型,車身、輪子都做得相當細緻,是明麗阿嬤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攝影/廖儷芬)

【記者廖儷芬/澎湖報導】

走進澎湖馬公東文社區的活動中心,櫃子裡擺著一件件色彩鮮艷的作品:三合院、花瓶、牛車、茶壺、迷你繡花鞋,還有一個用珠珠串成、圖案細緻到不輸名牌的手拿包。這些看起來像展覽級的作品,通通出自一位八十歲長輩之手——郭明麗阿嬤。



「這個很簡單啦,先摺、再過來、剪這邊就好了。」阿嬤笑著說,可是一旁聽的人全都愣住了。四色牌每一張都要先摺成固定的角度,再一片片扣進去,大小、方向、位置通通不能錯,一旦接錯一格,圖案就會跑掉。奶奶說得輕鬆,可真正動手時,大家才知道這不是普通的功夫。



她從不急,記下顏色要放在哪裡,像在規劃一座小房子的藍圖。每一個大作品,都是直接上場,和社區志工蔡神緯合作,確認圖紋不會出錯,再開始折牌、串色、組形。



這座超大型澎湖三合院,光看就令人傻眼。屋簷、門框、窗櫺甚至連屋前的小平台都做得一絲不苟。阿嬤說那件作品光「摺料」就花了好幾天,正式組裝時甚至要三個人一起才弄得起來。

「這個啊,看到的人都說像真的房子,還有房間、大廳、大門和窗戶,這屋頂也是做了好久才弄好的。」阿嬤笑著說,語氣裡全是踏實的自豪。

工序繁瑣,需要先把四色牌摺好。工序繁瑣,需要先把四色牌摺好。(攝影/廖儷芬)
明麗阿嬤和社區志工合作,創作一系列的四色牌作品,相當細緻、高貴。明麗阿嬤和社區志工合作,創作一系列的四色牌作品,相當細緻、高貴。(攝影/廖儷芬)
四色牌創作:茶壺。四色牌創作:茶壺。(攝影/廖儷芬)
不同造型的三合院,也是用四色牌做出來。不同造型的三合院,也是用四色牌做出來。(攝影/廖儷芬)
  花瓶、牛車、茶壺:把傳統變成手工的風景

櫃子上擺著兩件大型花瓶,一高一矮,顏色疊出如漸層般的曲線。現場看時,那種細密的紋理讓人以為是陶瓷品,靠近仔細看,才發現全是四色牌摺出來的。

「這個比較難,因為它要一直轉,角度要抓得剛剛好。」阿嬤示範著花瓶的弧度,用手輕輕比劃。這些瓶身不是用模具壓出來的,而是靠一片一片慢慢堆上去,一層層扣住固定,再微調形狀。



另一邊的牛車作品同樣驚人,車輪、車身、把手通通立體又牢固。阿嬤笑說:「這是以前的東西,現在小孩都沒看過了,我就把它做起來,這個輪子是最難。」

傳統器物在她的手裡,不是要復刻精準比例,而是希望後人看到後,仍能記得「以前是長這樣」。能夠做出這些作品,難怪阿嬤說她還做到出一本書了。

阿嬤示範花瓶的層次怎麼做。藍白交錯的紋路,其實是靠幾百張小紙片一片片堆出來的。阿嬤示範花瓶的層次怎麼做。藍白交錯的紋路,其實是靠幾百張小紙片一片片堆出來的。(攝影/廖儷芬)
花瓶跟天鵝也是郭明麗的作品。花瓶跟天鵝也是郭明麗的作品。(攝影/廖儷芬)
  為照護員做繡花鞋 祝福用的是時間與心意

明麗阿嬤的巧手不只做大作品。

那雙紅色的四色牌繡花鞋,是她為東文社區照護員要結婚時特別做的禮物。還有這雙鞋,裡面墊著桃紅色的底布,外層用綠、橘、白三色牌片交錯,像是迷你版的嫁妝。

「社區照護員要結婚,我就做一下祝福。」阿嬤說得平淡,但現場的人都看得出來,這不是「順手做一下」可以形容的。每一片都要摺、每一片都要扣,稍微沒對齊,就得整雙拆掉重來。

看似輕描淡寫的「小禮物」,其實是阿嬤花了好幾天、一片一片堆出來的祝福。

紙摺的繡花鞋做工細緻,有的放上可愛圖案,有的做成傳統花色,是阿嬤常送給晚輩的小禮物。紙摺的繡花鞋做工細緻,有的放上可愛圖案,有的做成傳統花色,是阿嬤常送給晚輩的小禮物。(攝影/廖儷芬)
阿嬤為即將結婚的照護員親手做的四色牌迷你繡花鞋,色彩亮麗,寓意滿滿祝福。阿嬤為即將結婚的照護員親手做的四色牌迷你繡花鞋,色彩亮麗,寓意滿滿祝福。(攝影/廖儷芬)
  珠珠名牌包  細到像機器做的

阿嬤拿出一個黑色珠珠小包時,大家同時發出「哇」的一聲。

包面上是一顆顆小珠子串起來的圖案,連 LV 的字母和花紋都清楚到不行。阿嬤笑著說:「有人要出一萬五跟我買,讓我好開心。」

不是捨不得錢,是因為這是她自己想了又想、試了又試的作品。她說做珠包跟四色牌不同,是要先算珠子的排列,算錯就整片會歪掉。光是底圖就得設計好幾次。



那一瞬間,你會明白,人們稱她為「魔術師」,不是誇張,而是她真有把生活材料變成藝術品的能力。

珠珠包的圖紋是阿嬤先畫草稿,再一個一個串出來的。珠珠包的圖紋是阿嬤先畫草稿,再一個一個串出來的。(攝影/廖儷芬)
阿嬤展示自己完成的珠珠包,圖案細緻到像機器做的,連社區長輩都大讚她巧手。阿嬤展示自己完成的珠珠包,圖案細緻到像機器做的,連社區長輩都大讚她巧手。(攝影/廖儷芬)
  拉鍊的小巧思  廢棄物也能變身

桌上這一堆小錢包,看起來像是百貨公司賣的新品。阿嬤說這些都用廢棄棉被的拉鍊做成,只是先把拉鍊拆開、先用縫紉機車邊線、捲邊、定形,再彎成想要的弧度,最後拉一拉,就變成小錢包。

「這個最簡單啦。」阿嬤說。
可是現場看的人全都搖頭,這哪裡簡單?

不過在她的手裡,就是輕鬆。她說她只是不經意的網路上看到,想了一下,她就破解它的秘密了。

阿嬤像變魔術一樣,把拉鍊變成一個零錢包。阿嬤像變魔術一樣,把拉鍊變成一個零錢包。(攝影/廖儷芬)

每一條接鍊在車邊後,一口氣就能拉到底,變成這樣的零錢包。每一條接鍊在車邊後,一口氣就能拉到底,變成這樣的零錢包。(攝影/廖儷芬)
先把上面車邊後,再一層一層轉身,想要多大的包,先量好長度,再拉到底就成形了。先把上面車邊後,再一層一層轉身,想要多大的包,先量好長度,再拉到底就成形了。(攝影/廖儷芬)
  八十歲了  還在為社區煮飯、為生活創造新東西

東文里長李明珠說:「郭阿嬤是我們的寶,她一到五還要煮午餐給長輩吃,自己八十歲了,還一直創作,真的很難得。」

郭明麗阿嬤除了做作品,也參與社區的照顧服務,空出來的時間就摺牌、或者畫草稿、做新的珠珠作品。

她不是為賣錢,也不是為比賽,而是希望社區的活動中心能有一些「看了會開心」的東西。

四色牌做的小桌椅,看起來像玩具,其實每一根椅腳、桌面都很費工,甚至連桌上的小茶壺都有做出來。四色牌做的小桌椅,看起來像玩具,其實每一根椅腳、桌面都很費工,甚至連桌上的小茶壺都有做出來。(攝影/廖儷芬)
東文社區之寶--郭明麗阿嬤,受到大家的歡迎與尊敬。東文社區之寶--郭明麗阿嬤,受到大家的歡迎與尊敬。(攝影/廖儷芬)
大家都很好奇阿嬤是怎麼做出來的?大家都很好奇阿嬤是怎麼做出來的?(攝影/廖儷芬)
  最溫柔的力量  就是明麗阿嬤的雙手

阿嬤的創作像她的人一樣,不張揚、不炫技,但穩穩地把心意放進作品裡。

那些看起來繁複的花瓶、牛車、三合院、小鞋子,其實都是她的故事。
每摺一片牌,就像摺出生活的一段記憶。

八十歲的她,用最樸實的方式,讓社區多了顏色,也讓大家重新知道:
原來,只要願意動手做,生活裡隨時都能開出新的花。

四色牌拼出的罐子,用橘、綠、黃堆出旋轉紋,頂端還放上一顆玻璃珠,阿嬤說這個「最耗眼力」。四色牌拼出的罐子,用橘、綠、黃堆出旋轉紋,頂端還放上一顆玻璃珠,阿嬤說這個「最耗眼力」。(攝影/廖儷芬)
整把壺都是一片片手摺組成,壺嘴、提把到壺蓋都能拆開。乾淨俐落,是阿嬤最早完成的大型作品之一。整把壺都是一片片手摺組成,壺嘴、提把到壺蓋都能拆開。乾淨俐落,是阿嬤最早完成的大型作品之一。(攝影/廖儷芬)
四色牌創作: 澎湖傳統三合院。四色牌創作: 澎湖傳統三合院。(攝影/廖儷芬)
鮮艷的編織包,出於郭明麗之手。鮮艷的編織包,出於郭明麗之手。(攝影/廖儷芬)


延伸閱讀
漂泊的船,漁人航向大海的家
2025年06月10日 | 5個月前
澎湖豬復市 稍貴買氣旺
2025年11月09日 | 14天前
華信航推澎湖每日留緊急機位
2025年11月06日 | 17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