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三業對中曝險7876億元創新低
金管會近日公布最新統計,金融三業(銀行、保險、證期投信)截至2025年9月底對中國的曝險下降至新台幣7,876.8億元,正式跌破「8字頭」,再創歷史新低,年減幅達到18.7%。依目前降速估算,最早明年有機會跌至「6字頭」。
金管會數據顯示,前9月金融三業合計對中國減少曝險1,402億元,較2024年同期大減1,815億元。銀行業貢獻最多,年減1,581億元,占整體減少比率87%;保險業年減177億元;證期投信業年減57億元,減幅42.7%,跌幅最顯著。
銀行局副局長張嘉魁指出,中國經濟成長放緩,房地產與債務風險升高,使國銀近年對新授信與投資案更加保守;台資銀行對中國企業新貸案明顯減少也是授信部位大降主因。
銀行業9月底對中國曝險為7,273.8億元,年減17.9%。其中,中信銀減少1,712億元居冠,其次為北富銀804億元、台新銀616億元,曝險占淨值比皆未超過金管會規範的上限,中信銀的47%最高。
保險業方面,壽險業對中國有價證券投資降低至526億元,年減25%;產險自2023年起已無投資。保險局主祕古坤榮表示,壽險投資中國金融商品金額占可運用資金比率僅0.16%且持續下降,這與中國政治經濟情勢及地緣風險升高有關。
證券期貨與投信投顧業對中國曝險下降至77億元,為近3年最低。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說明,主要受到美國對等關稅影響,證券商減碼自營與財務性投資的中國資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