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促零件商撤出中國

上海通用汽車資料照。(Liu Jin/AFP via Getty Images)
上海通用汽車資料照。(Liu Jin/AFP via Getty Images)

【記者李言/綜合報導】

四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指示其數千家供應商,剔除供應鏈的中國零件,反映出汽車業者正加快擺脫對「中國製造」的依賴。

路透社報導,通用高層要求供應商,為原料和零件尋找中國以外的替代來源,目標是最終將供應鏈完全撤出中國。消息人士稱,部分供應商被要求在2027年以前結束與中國的採購關係。

地緣政治風險與供應鏈彈性

通用自去年底陸續通知供應商,但消息人士透露,隨著今年春季美中貿易戰升溫,這項行動變得更加急切。高層表示,此舉是為提升公司供應鏈的「韌性」。

美中貿易戰持續之際,稀土管制和電腦晶片短缺帶來潛在擔憂,汽車公司不得不重新思考與中方的業務關係——中國長期以來是重要的零件和原料來源地。

汽車業者與供應商已開始擴大在美國生產,以響應美國總統川普推動在美投資與就業的政策。產業高層指出,他們也感覺到,美中關係已出現長期且跨黨派的變化,部分企業正解除數十年來與中國建立的關係。

通用汽車的目標與行動

通用此舉針對供應給北美製造車輛的零件和材料,北美是其在全球主要汽車生產基地。消息人士稱,通用傾向於在北美本土採購該地區汽車使用的零件,但也對中國以外的非美國供應線持開放態度。

通用的指令還包含其他因為國家安全問題而受到美國貿易限制的國家,例如俄羅斯和委內瑞拉。但其中,中國是最大汽車零件來源地。

通用一直積極擺脫對中國電池材料和電腦晶片的依賴,已與美國稀土公司合作,並投資內華達州的鋰礦,用於未來的電動車電池材料。但最新舉措更包括了基礎的元件和材料。

通用全球採購總監Shilpan Amin表示,供應中斷的風險迫使汽車業者放棄僅從成本最低國採購的模式。他表示,「彈性至關重要——確保對供應鏈擁有更多控制權,並確切知道貨物來自何處。」

供應鏈重組:高昂成本與長期挑戰

然而,零件供應商指出,將供應鏈轉移到中國以外地區成本高昂且極其複雜。車輛供應商協會(MEMA)負責人Collin Shaw指出,這個供應網絡是經過20至30年建立起來,試圖在短短幾年內將其瓦解,「不會那麼快發生」,這也突顯「去風險化」的長期挑戰。◇

延伸閱讀
日本丸紅將投資澳洲礦產計畫
2025年11月11日 | 3天前
降低依賴中國 美日合採稀土
2025年11月10日 | 4天前
中南海有2個「黨中央」?
2025年11月03日 | 11天前
美國:安世中廠將恢復晶片出貨
2025年11月02日 | 12天前
美2年內確保稀土替代來源
2025年11月02日 | 12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