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有2個「黨中央」?

四中全會後中共對美政策出現重大轉向。評論認為,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背後,有真正握有決策權的黨中央。圖為北京人民大會堂資料照。( Pedro Pardo/AFP via Getty Images)
四中全會後中共對美政策出現重大轉向。評論認為,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背後,有真正握有決策權的黨中央。圖為北京人民大會堂資料照。( Pedro Pardo/AFP via Getty Images)

【記者金岳/綜合報導】

「川習會」後,美國總統川普在搭乘空軍一號返回華府途中,向媒體形容此次會晤「非常棒」,並給予高達「12分」的評價,遠超過滿分10分。川普取得了哪些令他高度滿意的成果?

評論員袁斌分析,主要有3項:一是中共同意將稀土出口管制延後至少1年,並承諾繼續向美國供應尖端製造所需產品;二是中共恢復進口美國大豆,三年承諾5千億美元美貨採購;三是芬太尼問題,中共承諾「進一步措施」,川普視之為「重大讓步」。

袁斌表示,20天前,中共突然高調宣布管制稀土出口,對美擺出一副強硬架勢。這種架勢非常符合中共黨魁習近平的個性和思想。不料短短20天後,中共的態度突然又軟下來了,不僅同意暫時取消稀土出口管制,還同意重新購買美國大豆,配合打擊芬太尼。習近平甚至在與川普見面時宣稱,中國的發展振興同川普要實現的「讓美國再次強大」是並行不悖的。

這表明四中全會後中共對美政策出現了重大轉向。這種轉向還體現在其他方面。例如,黨媒新華社10月28日發表的重要社論「祖國必然統一勢不可擋」,對台宣傳的口徑有明顯變化。

他指出,其一,社論稱「兩岸坐下來談,談出合理的兩制台灣方案」。習近平過去10年的對台論述從未用過這麼軟的調門。其二,通篇避談軍事手段。其三,習近平上台後把完全統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綁定,暗示最遲2049年要完成統一。社論雖說統一一定要實現,但沒有任何時間暗示。

袁斌表示,這些政策的轉變不太可能是習近平的主意。「全世界都知道,習近平剛愎自用,又特愛面子。」統一台灣更是他的大夢,調子不太可能一下明顯改變。如果這一切不是習近平拍的板,說明在中南海有兩個「黨中央」,一個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另一個是在這背後真正握有決策權的黨中央。資深媒體人郭君透露,據內部消息說,是新的中央權力核心出手,停止了稀土出口管制,否則美中貿易談判根本進行不下去。

袁斌認為,雖然習近平在四中全會上保住了總書記、軍委主席和國家主席,卻可能喪失或被嚴重削弱決策權。在重大問題上做決策的已經不是他,而是另有其人。◇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美2年內確保稀土替代來源
2025年11月02日 | 6天前
稀土提煉回收 工研院2026年技轉
2025年11月02日 | 6天前
川習會推進美版TikTok
2025年11月02日 | 6天前
川普下令恢復核武試驗
2025年10月30日 | 9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