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安世中廠將恢復晶片出貨
                11月1日美國公布川習會上達成的美中經貿關係協議清單。中方承諾了9項行動,美方則承諾4項行動。中方承諾的項目中包括恢復荷蘭半導體廠商安世(Nexperia)中國工廠出口晶片。
10月30日川習會後,中共同意延後對稀土磁體的全面管制,並恢復購買美國大豆和其他農產品。作為交換條件,美國承諾將對中國徵收的芬太尼相關關稅減半,並暫緩實施從11月開始對中國商品加徵的100%關稅。
美國1日發布的美中經貿協議清單顯示,中方將採取適當措施,確保安世的中國工廠恢復貿易,使其關鍵的傳統晶片能夠供應到世界其他地區。當日中國商務部表示,將豁免部分安世晶片的出口限制。
《華爾街日報》稍早率先報導,據川習會期間達成的框架協議,美國將宣布安世中國工廠將恢復晶片出口。
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共黨魁習近平在韓國達成貿易協議後,協議細節中包括安世將恢復晶片出貨。
荷蘭政府擔心,安世的母公司中國聞泰科技將晶片製造業務轉至中國,將使歐洲失去最大的晶片製造商,基於《荷蘭貿易和工業法》,10月禁止安世及其全球關聯實體在一年內對資產、知識產權、業務、人員等進行調整。幾乎同時,荷蘭法院在一起民事訴訟中要求暫停聞泰執行長張學政在安世的職務,直至調查結束。
隨後,中共宣布禁止安世中國工廠的晶片出口。安世中國子公司隨後告知員工和客戶,不用聽從荷蘭總部的指令,開始獨立營運。
安世在荷蘭生產大量低階半導體,廣泛應用於汽車和消費電子產品領域,大約70%荷蘭生產的晶片在中國封裝,主要銷售給分銷商。
中國限制安世晶片出口,導致車廠的晶片短缺。日本本田汽車在美國和墨西哥的工廠已暫停生產。福斯汽車也警告,安世晶片供應中斷可能影響生產。
荷蘭法庭文件顯示,荷蘭政府接管安世之際,正值美國將聞泰科技列入出口管制名單後,對安世施加的壓力不斷加大。9月30日美國監管的實體名單擴大到包括聞泰科技的子公司,意味著安世將在11月底受到美國貿易限制。不過,荷蘭表示,接管安世的真正原因是其治理存在缺陷。
聞泰科技30%股份由中共國家和地區政府及附屬投資基金持有,2018年聞泰向荷蘭消費電子公司飛利浦收購了安世。
美中貿易協議概要
美國稱,中美貿易協議是巨大勝利,旨在重新平衡美中貿易,維護美國的經濟實力和國家安全,同時將美國工人、農民和家庭的利益放在首位。
根據美國公布的協議內容,中方對美方承諾的9項具體行動為:
- 暫停實施2025年10月9日宣布的、範圍廣泛的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及相關措施。
 - 採取重大措施以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國,停止向北美運送某些指定化學品,並嚴格控制某些其他化學品出口至各國。
 - 暫停實施自2025年3月4日以來宣布的所有報復性關稅,包括對大量美國農產品徵收的關稅。
 - 暫停或取消自2025年3月4日以來對美國的所有報復性非關稅反制措施,包括將某些美國公司列入其最終用戶和不可靠實體清單。
 - 在2025年最後兩個月購買至少1,200萬噸美國大豆,2026~2028年每年購買至少2,500萬噸;恢復購買美國高粱和硬木原木。
 - 採取適當措施確保安世中國工廠恢復貿易,使其關鍵傳統晶片能夠供應至各國。
 - 取消為報復美國宣布對中國「以主導海運、物流和造船業為目標」發起301調查而採取的措施,並取消對多家航運實體實施的制裁。
 - 進一步延長對美國進口商品實施的市場化關稅排除程序的有效期,將持續至2026年12月31日。
 - 終止對美國半導體供應鏈企業的各項調查,包括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和反傾銷調查。
 
美方承諾的4項具體行動為:
- 降低為遏制芬太尼流入而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自2025年11月10日起將累計稅率降低10個百分點,並繼續暫停對中國商品徵收更高的對等關稅,直至2026年11月10日。
 - 進一步延長部分301條款關稅排除措施的有效期,自2025年11月29日延長至2026年11月10日。
 - 自2025年11月10日起暫停實施一年名為「擴大最終用戶控制範圍以涵蓋某些列入名單的實體關聯公司」的臨時最終規則。
 - 自2025年11月10日起暫停實施一年根據對中國「以主導海運、物流和造船業為目標」的301調查所採取的報復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