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出口542.5億美元 連23紅、年增3成

受惠於晶片商機及消費性電子新品拉貨效應,財政部9日公布9月出口達542.5億美元,創下歷年單月第三高紀錄,年增率高達33.8%,連續23個月呈現正成長。財政部樂觀預估,10月出口將提前改寫歷年全年新高,「四季紅」應成定局。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分析,9月出口表現亮眼主要有四大因素支撐。首先,國際機構普遍認為全球經濟與貿易活動比預期更具韌性;其次,AI及高效能運算等新興應用需求維持強勁;第三,國際品牌消費性電子新品進入拉貨旺季;最後則是科技產品迎來傳統外銷旺季。
從貨品結構看,蔡美娜表示,電子零組件受惠於AI帶動先進製程晶片需求,以及雲端運算儲存需求大爆發,9月出口值達214.3億美元,年增25.6%,再度刷新單月新高紀錄,重返第一大出口貨類寶座。
資通與視聽產品同樣表現強勁,在顯示卡、伺服器等出貨高速擴張下,出口規模創歷年同月最高,年增率達86.9%。蔡美娜說,兩大科技貨類合計占總出口3/4,成為支撐台灣出口最重要雙引擎。
不過,9月出口再度呈現「科技獨強、傳產平淡」的M型化格局,僅電機產品因美國製造業回流及AI推升電源裝置需求,年增17.2%;但基本金屬、塑橡膠及其製品則因市況清淡,分別年減1.7%及8.6%;運輸工具也因零附件外銷下滑而衰退2.4%。
東協為全球供應鏈重組新核心
出口市場方面,台灣對美國出口仍受AI商機、全球供應鏈重組及美國再工業化三支柱影響,年增幅度高達51.6%,連續26個月正成長。至於台灣對東協出口也年增34%,尤其累計前9月年增為37.7%,是近15年來最強走勢。蔡美娜指出,這顯示全球供應鏈在「去中化」趨勢下,東協逐漸成為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新核心。此外,受惠於資通產品挹注,9月對墨西哥出口激增3.7倍,一舉躍升為台灣第三大出口市場,成為異軍突起黑馬。
財政部統計,第三季出口合計1,694.2億美元,創單季新高。蔡美娜表示,未來由於科技產品訂單能見度清晰、歐美年底採購旺季來臨,第四季出口可望延續上升走勢。她樂觀預期,10月出口規模將落在528億至549億美元,年增率介於28%至33%之間,若與預測相符,屆時前10月出口值將提前超越去年全年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