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溪畔 甜根子草開成一片白

從大內橋上望去,河川兩岸盡是白色花海,氣勢壯觀,被譽為「九月雪」。(陳錫興提供)
從大內橋上望去,河川兩岸盡是白色花海,氣勢壯觀,被譽為「九月雪」。(陳錫興提供)

【記者廖儷芬/台南報導】

每年九月,只要南部秋風吹起,走到曾文溪、大內、二溪等河川兩岸,最先吸引眼光的,往往不是流水,而是一整片潔白的甜根子草花穗。隨風搖曳的白花,像鋪滿大地的雪,因此有了「九月雪」的美名。
攝影家陳錫興說,站在大內橋上,放眼望去就是壯觀又浪漫的花海,遊客常能同時把雪白花海、山景與橋梁拍入一張照片。尤其清晨陽光斜照,白絮在水面上映出銀光,走在兩公里長的堤防步道,既能賞景,也能一路拍照。

甜根子草的花絮映照在水面上,隨風流動,像是河流的輕盈羽毛。甜根子草的花絮映照在水面上,隨風流動,像是河流的輕盈羽毛。(陳錫興提供)
甜根子草盛開,白絮般的花穗在風中搖曳,宛如大地鋪上一層細雪。甜根子草盛開,白絮般的花穗在風中搖曳,宛如大地鋪上一層細雪。(陳錫興提供
遊客可同時捕捉甜根子草、遠山與藍天的同框美景,留下秋日限定的浪漫印記。遊客可同時捕捉甜根子草、遠山與藍天的同框美景,留下秋日限定的浪漫印記。(陳錫興提供)

花草的本名與生命力
甜根子草,學名 Saccharum spontaneum,是禾本科植物。它喜歡在河川沖積平原或砂質地帶生長,根系發達,能固土、抗風蝕,也因此常見於堤防與溪流兩岸。花期在每年九到十月,花序細長,顏色由銀白到淡紫,陽光下會閃著亮光。
這種草在民間用途不少。根莖可製藥,有清熱、利尿的功效;纖維可當成編織或飼料。對於地方環境來說,它更像是一種守護者,穩定河岸土壤,也提供候鳥與昆蟲暫棲的空間。

花海映襯遠方惡地地形,白色與翠綠交錯,呈現南部特有的景觀。花海映襯遠方惡地地形,白色與翠綠交錯,呈現南部特有的景觀。(王建中提供)
風吹過草原,花穗傾斜成浪,遠山與藍天成為天然背景。風吹過草原,花穗傾斜成浪,遠山與藍天成為天然背景。(王建中提供)
曾文溪畔的甜根子草隨秋風吹拂,大片花穗潔白如雪,形成壯麗花海。曾文溪畔的甜根子草隨秋風吹拂,大片花穗潔白如雪,形成壯麗花海。(王建中提供)

攝影家的鏡頭
今年花況特別好,王建中說,已經好幾年沒見到這麼壯觀的景象了。他特地走到二溪,拍下羊群穿梭花海的場面。成群山羊低頭啃草,後方牧羊人騎著摩托車,還有狗在前方奔跑帶路。這一幕,讓人聯想到塞外草原的景象。
他笑說,這樣的組合很少見。甜根子草原本就有遼闊的氛圍,加上羊群同時出現,畫面更顯得生動。對攝影人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素材。

成群羊隻在花海間低頭覓食,與甜根子草交織出塞外風情。成群羊隻在花海間低頭覓食,與甜根子草交織出塞外風情。(王建中提供)
牧羊人騎著摩托車,帶領羊群前行,狗兒在前方奔跑守護。牧羊人騎著摩托車,帶領羊群前行,狗兒在前方奔跑守護。(王建中提供)
特寫鏡頭下的羊群,眼神專注,與秋日草原形成溫暖對比。特寫鏡頭下的羊群,眼神專注,與秋日草原形成溫暖對比。(王建中提供)

秋日限定的風景
陳錫興捕捉到花海與天空同框的畫面。當風從溪谷吹過,成片的花穗往同一方向傾斜,宛如翻湧的白浪。走在堤岸上,不只眼睛被白色占滿,耳邊還能聽見草穗彼此摩擦的聲音。
這樣的景象只出現在短短一兩個月。等到花期結束,白穗隨風飄落,整片草原又恢復成尋常的綠色。也因此,每年九月、十月,總會吸引攝影人、自行車隊專程前來,留下屬於秋天的印記。

在防汛道路上回望,白浪般的甜根子草緊鄰綠樹,構成鮮明對比。在防汛道路上回望,白浪般的甜根子草緊鄰綠樹,構成鮮明對比。(陳錫興提供)
遊客可同時捕捉甜根子草、遠山與藍天的同框美景,留下秋日限定的浪漫印記。遊客可同時捕捉甜根子草、遠山與藍天的同框美景,留下秋日限定的浪漫印記。(陳錫興提供)

自然與生活交織
甜根子草雖常被視為野草,但它在河川生態與地方生活中都有角色。對農人來說,它象徵季節更替;對攝影家而言,則是一種能拍出「台灣秋天」的素材。今年「九月雪」的盛況,讓許多人再度感受到南部河川的生命力。

甜根子草盛開。甜根子草盛開。(王建中提供)
甜根子草隨風翻飛。甜根子草隨風翻飛。(王建中提供)
山羊在綠地間專注啃草,背景是搖曳的白色草穗,充滿野趣。山羊在綠地間專注啃草,背景是搖曳的白色草穗,充滿野趣。(王建中提供)
延伸閱讀
極西之地的凝視
2025年09月11日 | 13天前
白布帆堤防的初秋 甜根子花迎風
2025年08月24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