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之間的安平港 攝影家的等待與觀察

「剛開始攝影時,我以為安平只有黃昏的景色有名,」攝影家王建中笑著回憶,「拍著拍著,結識當地的攝影人後才知道,台南安平的晨光也不惶多讓,非常的美。」
從那之後,他不再只在傍晚走進港口,而是將晨曦與晚霞並列為拍攝的重要題材。
晨光的純淨與靜謐
楊柳颱風過後清晨四點多,他已經架好腳架,等候第一抹晨光。港面靜得出奇,連船隻輕輕晃動的聲音都能聽見。
「早上的光很乾淨,顏色從深藍、粉紅到金橘,變化很快,」他形容,這是一天中最短暫卻最純粹的時刻。
為了捕捉這份純淨,他會使用低感光度、小光圈,並拉長快門時間,讓水面呈現絲絨般的光滑質感。「如果快門太快,水面就會有雜訊,少了那種安靜感。」
構圖上,他習慣將停泊的船隻放在前景,遠方的城市天際線和變化中的天空作為背景。「船的線條和倒影會帶著觀者的視線,慢慢走進畫面,彷彿自己也站在港邊。」
黃昏的熱鬧與溫暖
到了傍晚,安平港換上另一種色調。夕陽沉入地平線,天空由橙黃轉為紫紅與深藍,港口燈火亮起,水面反射著閃爍光點。
「黃昏的安平港比較熱鬧,船上有人收網、有人聊天,但拍攝時更要掌握節奏,因為光線變化快又複雜。」
他特別珍惜黃昏「夢幻時刻」的短暫光差。「曝光不能太長,不然燈會爆掉,但也不能太短,雲層的層次會不見。」因此他會根據燈光強度微調快門,讓水面倒影化成柔和的色帶,就像畫筆輕輕刷過。
攝影的等待與觀察
「晨昏的拍攝,最重要的是觀察與等待,」王建中說,「要熟悉港口的節奏,知道光從哪裡進來、什麼時候變色,還有潮水的高低。」
多年經驗讓他幾乎能在腦中預演光影的變化。
對他來說,晨光是開始,黃昏是收束,同一個港口在不同時間展現的,是截然不同的情緒。「早上是安靜透亮的,黃昏則溫暖沉穩,兩者交替,就像一首完整的樂曲。」
他最後補充:「安平港對我來說,不只是拍攝的地方,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天氣允許,我總想在這裡迎接晨曦或送走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