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觀夕平台到親水公園. 走進共享的黃昏風景

黃昏中的二仁溪橋。(鄭建南提供)
黃昏中的二仁溪橋。(鄭建南提供)

【記者廖儷芬/台南報導】

台南的海邊,不急不躁。傍晚走在這裡,不需要刻意拍照、打卡、擺姿勢,光是坐著聽浪、看夕陽,就已經很夠。攝影家鄭建南說:「台南市區沿岸拍夕陽地點由北到南依序為四草大橋、觀夕平台、漁光島、四鯤鯓、黃金海岸、親水公園。」

這些地方都不收門票,也不太有過度觀光化的痕跡,有的是一種很樸實的海味,還有老台南人對大海的依戀。

風浪撞擊岸邊的消波塊,水花直衝天際,展現黃昏時分的海岸震撼。風浪撞擊岸邊的消波塊,水花直衝天際,展現黃昏時分的海岸震撼。(鄭建南提供)
一台白色機車停在海邊,身後是傍晚潮浪翻湧的海面與深藍天色。一台白色機車停在海邊,身後是傍晚潮浪翻湧的海面與深藍天色。(鄭建南提供)
在台南黃金海岸望向遠方,對岸高雄的燈火如繁星閃爍。每天太陽下山後,三十分鐘內天空會呈現藍調的色彩。(鄭建南提供)

觀夕平台:黃昏時分最美的一刻

觀夕平台這個名字,就很直白。來這裡,就是看夕陽,有人攜手漫步,有人靜靜站著看天光染海,一對對情侶、家庭、小孩在沙灘上嬉戲,沒有誰急著離開。

橘紅色的夕陽快落到海平線,兩位女孩肩靠肩看著天邊的光,像是在靜靜說話,也像在心裡留下些什麼。

這裡除了適合情侶拍婚紗照,也常見學生來拍畢業照,有人帶著家人來野餐,也有攝影師等著拍下「天空之鏡」出現的一瞬間。

遠方的漁船靠近港堤,一排釣客站在消波塊上,享受屬於他們的黃昏節奏。有家人、有情侶,享受屬於他們的黃昏節奏。(鄭建南提供)
夕陽即將落下,兩位女孩靜靜佇立於沙灘,背影與光線交織成溫柔畫面。夕陽即將落下,沙灘上滿是看夕陽的人們。(鄭建南提供)

黃金海岸:適合一家大小來的地方

從觀夕平台繼續往南,會到黃金海岸。黃昏時分,夕陽照在退潮的沙灘上,水面像玻璃一樣亮。小孩蹲著在濕沙中玩水,後面一群人映著夕陽剪影,溫暖又自然。

攝影家鄭建南說:「這一帶是戲水、拍照的好地點,也非常適合全家一起來玩水。」不像觀光景點那樣擁擠,黃金海岸有的是空曠的寬度和腳踩沙的自由。

一對年輕情侶在海堤邊散步,談笑間夕陽慢慢收起最後一道光。一對年輕情侶在海堤邊散步,談笑間夕陽慢慢收起最後一道光。(鄭建南提供)
畫面右側情侶互相依偎看海,海風微拂,日落光線讓這一刻格外柔軟。觀夕平台也是拍天空之鏡最佳海灘。(鄭建南提供)

漁光島與港堤:慢慢走、慢慢看

往南邊走,是漁光島與四鲲鯓交界。漁光島近年成了不少人週末的散步選擇。港堤上一排人影靜靜釣魚、散步,有艘漁船從遠方靠近,畫面很安靜,卻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

這裡不是大聲喧嘩的觀光區,是比較像自己人會來走走的地方。老人在防波堤邊泡茶聊天、媽媽在堤下看孩子堆沙堡,一切都很日常。

騎士坐在機車上看著海,車燈與尾燈映照在地面,夜海靜默無聲。騎士坐在機車上看著海,車燈與尾燈映照在地面,夜海靜默無聲。(鄭建南提供)
傍晚的海濱步道,警示牌提醒潮水危險,夜燈與海音陪人靜靜的走。傍晚的海濱步道,警示牌提醒潮水危險,夜燈與海音陪人靜靜的走。(鄭建南提供)

親水公園與二仁溪橋 黃昏燈影中的車聚

最南邊是親水公園,緊鄰黃金海岸。這裡除了散步的居民,更多是年輕人騎車來拍照、看海。有時候整排摩托車停在海邊,大家彼此不認識,但都在享受同一片藍天與晚霞。

「觀海步道為當地居民散步運動,賞景的好地方,年輕人約會最佳地點。」鄭建南這樣形容。

接著會經過二仁溪橋。傍晚時分,橋燈一盞盞亮起,金色光影灑在水面上,像是電影片頭的畫面。有人牽車經過,也有人獨自靠欄杆邊望海,畫面很簡單,但真實得動人。

親水步道與海岸樹影。親水步道與海岸樹影。(鄭建南提供)
橋面微光中,一名騎士緩緩騎過二仁溪橋,身影與燈光融合成溫暖畫面。騎士緩緩騎過二仁溪橋,身影與燈光融合成溫暖畫面。(鄭建南提供)

沿著海邊走 不需要目的地

攝影家最後提到,這些點都不用收門票,也沒太多商業設施,走一走、停一停,天色慢慢暗,海風吹來,光影映在眼裡,也印在心裡。

來這裡的人,有的來約會、有的來療癒自己、有的只是下班後想放鬆一下。

台南這條沿海的黃昏散步線,沒有標準玩法,只有屬於每個人不同的靜靜時光。

黃昏時分,沙灘上滿是看夕陽的人們,有情侶、有家庭,人人都沉醉。黃昏時分,美麗景色,讓人人都沉醉了。(鄭建南提供)
小朋友在退潮濕地玩水,夕陽與倒影鋪滿整片沙面,是親子時光最暖的片段。夕陽與倒影鋪滿整片沙面,是最暖的片段。(鄭建南提供)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