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認知 新研究:小酌對大腦無益!

大腦從酒精引起的損傷中恢復的能力有限,尤其是在長期大量飲酒之後。(123RF)
大腦從酒精引起的損傷中恢復的能力有限,尤其是在長期大量飲酒之後。(123RF)

文/George Citroner 編譯/朱莉

一項新研究,挑戰了長期以來關於酒精和大腦健康的固有觀念,結果令人驚訝:如果想保護大腦免受失智症的侵害,可能不存在安全的飲酒量。輕度至中度飲酒,未必能對認知帶來益處。

預測數據顯示,全球患有失智症的人數,可能從2019年的逾5,700萬人,激增至2050年的近1.53億人。這一趨勢表明,制定有效的預防策略迫在眉睫,特別是隨著研究不斷揭示,已知可改變失智症風險因素的複雜性,如酒精攝入。

此外,近期發表在《eClinical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基於遺傳因素預測的酒精攝入量增加,與當前飲酒者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呈正相關。

記憶回想障。記憶回想障礙。(123RF)

克萊爾‧塞克斯頓(Claire Sexton),阿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s Association)科學項目與外展部高級總監,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關於輕度至中度飲酒對健康的影響,目前仍存在一些爭議。

但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的數據,該庫研究了近31.4萬名目前飲酒的白人英國成年人。他們利用先進的遺傳技術,特別是孟德爾隨機化(MR)方法,來減少觀察性研究中常見的偏差,以尋找輕度至中度飲酒與失智風險之間的直接關聯。

研究發現,即使適量飲酒也可能影響認知健康。研究發現,即使適量飲酒也可能影響認知健康。(Shutterstock)

研究人員在分析中觀察到一個J型曲線,這暗示了適度飲酒具有保護作用。但該研究的基因分析,也揭示了一個更為微妙的現實:

研究結果表明,攜帶與較高飲酒量相關基因的個體,更容易患上失智症,尤其是女性。研究人員指出,這表明酒精可能在提高失智症風險方面,發揮直接作用,尤其是在飲酒量較高的人群中。對於男性而言,酒精的風險可能被其他相關風險因素(例如吸菸)所掩蓋。

該研究得出結論,酒精攝入量與患失智症的風險之間存在線性關係,這與先前流行病學研究中提出的「適量飲酒具有保護作用」的結論相矛盾。

執行功能障礙。執行功能障礙。(123RF)

MR分析表明,這些保護性說法,可能源於諸如戒酒者偏見之類的偏見,以及未被考慮的混雜因素,例如參與者的社會經濟地位。

飲酒行為與許多生活方式因素相關,而這些因素在大多數傳統流行病學研究中無法控制。這些局限性突顯了,酒精相關流行病學研究中混雜因素和反向因果關係,帶來的挑戰。

「深遠」影響

喬治華盛頓大學醫院的認證神經學家阿西什‧古拉蒂(Asish Gulati)博士在對《大紀元時報》的通訊採訪中表示,酒精會顯著影響大腦健康,「尤其是在負責記憶和認知功能的區域」。酒精的兩種關鍵成分——乙醇和乙醛——具有神經毒性,會導致大腦炎症和結構變化,尤其對海馬體造成影響。而海馬體對於記憶形成和空間導航至關重要。

她說:「研究表明,海馬體特別容易受到酒精的影響,即使適量飲酒也會導致其萎縮。此外,飲酒會導致大腦整體萎縮,破壞白質的完整性,從而影響大腦功能。」古拉蒂指出,長期飲酒與多種認知障礙相關,包括:學習困難、記憶回想障礙,及執行功能障礙。

學習困難。學習困難。(123RF)

大腦恢復

古拉蒂警告說,大腦從酒精引起的損傷中恢復的能力有限,尤其是在長期大量飲酒之後。其對神經元和關鍵大腦結構的損傷,尤其是那些與記憶等認知功能相關的結構,往往是永久性的。古拉蒂指出,大腦具有一定的神經可塑性,這使得在早期或適量飲酒後可以輕微恢復,但「長期接觸會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

然而,停止飲酒,並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促進康復。根據古拉蒂的說法,神經發生,即新神經元的形成,尤其是在海馬體中,可以導致認知功能的改善。 她說:「雖然完全康復並非可能,但改變生活方式和戒酒,可以帶來顯著的益處。」

古拉蒂表示:「儘管研究對象僅限於當前飲酒的英國白人,可能限制了研究結果的普適性,但結果強調,由於酒精對認知健康的潛在危害,我們必須更加謹慎的攝入任何酒精。」

英文報導請見英文《大紀元時報》:New Study Indicates No Level of Alcohol Consumption Is Safe for Brain Health。◇

延伸閱讀
小甘迺迪:下月公布新飲食指南
2025年11月18日 | 4天前
研究:每天一根胡蘿蔔 可預防癌症
2025年09月13日 | 2個月前
久坐族福音 這樣「坐」最養生
2025年09月16日 | 2個月前
大膽的健康選擇:優質能量
2025年09月13日 | 2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