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偷懶!偶爾讓大腦暫時「關機」

專家說,如果能讓大腦暫時「關機」一下,人們在認知能力方面的表現會大不相同。(Shutterstock)
專家說,如果能讓大腦暫時「關機」一下,人們在認知能力方面的表現會大不相同。(Shutterstock)

文/陳俊村

在當今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每天都經由電腦、手機、電視和網路等途徑,接收大量訊息,以至於大腦一直處於集中注意力的狀態,沒有片刻的休息。有專家說,如果能讓大腦暫時「關機」一下,人們在認知能力方面的表現會大不相同。

英國蘭開夏大學人口健康資深講師凱尼恩(Anna Kenyon)在The Conversation網站撰文說,我們的大腦真正需要的是一些非常必要的休息時間,並在這段時間裡不集中注意力。藉由不刻意的專注於任何事情,讓自己的思緒飄揚,可以減輕壓力,提高認知敏銳度。

注意力恢復理論:花時間親近大自然,有助於恢復專注力和注意力。

凱尼恩指出,美國心理學家卡普蘭(Stephen Kaplan)與妻子在1989年提出的注意力恢復理論(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能在這方面幫助大腦。

這對心理學家夫婦表示,注意力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類型,包括定向注意力和非定向注意力。

★定向注意力是指大腦刻意集中注意力,例如念書。基本上,它是指將大腦的注意力引導到特定事項的活動。

★非定向注意力是指我們不刻意的專注於任何事物,而是讓事物自然的吸引我們的注意力。比如說,聆聽鳥兒的啁啾聲,或看著樹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在這些情況下,我們的注意力會自然飄移,無須強行集中注意力。

如果我們一直處於集中注意力的狀態,我們就會經歷「注意力疲勞」。這會讓我們越來越難以集中注意力,更容易分神。

在過去,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可能被歸類為「無聊」的情況,例如等公車或在超市排隊,但這些無聊的時刻其實可以讓大腦有放鬆的機會。現在,隨著智慧型手機的興起,我們過度疲勞的大腦就越來越難有休息的時間了。

卡普蘭夫婦的理論獲得了研究的支持。有多項研究顯示,身處大自然與降低壓力、提高注意力、增進心理健康、改善情緒和提高認知功能之間存在關連。

閉上眼睛,仔細聆聽,你會發現大自然中有著豐富的聲音來源。閉上眼睛,仔細聆聽,你會發現大自然中有著豐富的聲音來源。(Yolya Ilyasova / Shutterstock)

有研究發現,接觸自然環境與認知能力的幾個面向(包括注意力)的改善有關。另有研究發現,與在城市環境中散步的成年人相比,在自然環境中散步40分鐘的成年人壓力有所降低,注意力也能恢復。

研究甚至表明,僅僅10分鐘的非定向注意力就能顯著提高認知測驗成績,並減少注意力疲勞。即便只是在跑步機上行走,同時欣賞自然風光,也能產生這種效果。

如何具體應用?

凱尼恩說,有幾個方法可以讓你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注意力恢復理論。

首先,找到一處綠地,這可以是你家附近的公園,你可以坐下的河邊,或是可以健行的森林小徑。接著,把手機和其他干擾物品都收起來。

你也可以在一天中感覺無聊的時候,把這段時間的停頓看作是讓思緒遊蕩的機會,而不要使用手機。

如果你在嘗試將注意力恢復理論付諸行動時,你發現大腦總是把你拉回到結構化的事項上(例如在腦海中規劃你一週的工作),這可能表明你應該去一個更容易讓你的思緒遊蕩的地方。

無論你是在看著瓢蟲爬過你的辦公桌,還是在欣賞遼闊的自然風光,試著不要集中注意力。這不是偷懶,而是在維護神經系統。◇

延伸閱讀
一看到病人 免疫系統就自動啟動?
2025年08月18日 | 26天前
神經科學家分享 3個健腦奇招
2025年07月11日 | 2個月前
情緒vs.感覺|慢性疼痛源自大腦嗎?
2025年08月08日 | 1個月前
有益大腦的橄欖油
2025年07月10日 | 2個月前
心臟與大腦 會記下每一個憤怒的時刻
2025年07月11日 | 2個月前
愛上不愛你的人 專家解析單戀心態
2025年07月08日 | 2個月前
專家:偶爾無聊,其實對大腦有益
2025年06月16日 | 2個月前
對抗認知衰退 打造更強大腦!
2025年05月08日 | 4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