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偶爾無聊,其實對大腦有益

允許自己偶爾感到無聊,可能會有以下幾 個好處:改善創造力、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緩解焦慮等。(Shutterstock)
允許自己偶爾感到無聊,可能會有以下幾 個好處:改善創造力、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緩解焦慮等。(Shutterstock)

文/陳俊村

人們有時候難免會感到無聊,甚至坐著發呆,不知道要做什麼事。對此,有專家說,無聊是一種很普遍的經歷,偶爾經歷一次,實際上可能對大腦健康有益。

澳洲陽光海岸大學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人員甘迺迪(Michelle Kennedy)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神經生物學教授赫爾曼斯(Daniel Hermens)在The Conversation網站撰文,探討有關無聊這個議題。

這兩位學者寫道,「無聊」通常被定義為:難以對當前的活動保持注意力或興趣。它經常被視為:一種人們應該盡量避免或阻止自己經歷的消極狀態。

但如果採用另一種方式,將無聊視為一種積極狀態,會發生什麼事?接受無聊會有好處嗎?針對這樣的問題,這兩位學者首先談到了大腦如何應對無聊。

他們表示,大腦網路是一個相互連接的區域系統,它們共同運作以支援不同的功能。我們可以將其比喻為一座城市,其中郊區(大腦區域)經由道路(神經通路)連接。所有區域共同運作,才能使訊息有效的傳播。

當我們感到無聊時(例如在看不吸引人的電影時),我們的大腦就會啟動特定的網路。

注意力網路會優先選擇相關的外界刺激,同時過濾掉干擾,而且在我們開始看電影時,處於活躍狀態。

然而,隨著注意力的降低,注意力網路的活動也會減少。這反映出我們對不吸引人的內容保持關注的能力下降。同樣的,由於我們難以繼續觀看不吸引人的電影,執行控制網路的活動也會減少。

與此同時,預設模式網路會啟動,將我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內心的想法和自我反省。這是該網路的一項核心功能,稱為內省(introspection)。該網路會提示一種應對無聊的策略。

這時候,大腦中負責處理情感訊息、猶如內部警報系統的杏仁核會處理相關的負面情緒,而腹內側前額葉皮層(位於大腦前端的一個區域)會促使我們尋求其他刺激活動。

無聊可能帶來的好處

這兩位學者指出,對於我們所處的這個過度刺激的世界而言,少量的無聊是必要的平衡力量。它可以為我們的神經系統和心理健康提供獨特的益處。這與長期無聊的情況相反,因為長時間的無聊會導致預設模式網路活動增加,從而引發憂鬱症。

允許自己偶爾感到無聊,可能會有以下幾個好處:

改善創造力,讓我們的思維產生流動。

培養獨立思考能力與尋找其他興趣,而不是依賴不斷的外在刺激。

支持自尊和情緒調節,因為偶爾發生一次可以幫助我們靜下來感受,這對於控制焦慮很重要。

鼓勵人們暫時不使用電子設備。

重新平衡神經系統並減少感覺輸入,以幫助緩解焦慮。

這兩位學者總結說,全球各地的焦慮問題都在上升,尤其是在年輕人身上。這種趨勢是很多因素造成的。我們經常處於「線上」狀態,努力確保每個時刻都安排妥當。但這樣做可能會剝奪我們的大腦和身體「重新開機」和充電所需的休息時間。

我們需要接受暫停。這是一個創造力可以蓬勃發展、情緒可以調節、神經系統可以重置的空間。◇

延伸閱讀
研究:久坐不動 讓你的大腦「縮水」
2025年05月27日 | 1個月前
對抗認知衰退 打造更強大腦!
2025年05月08日 | 1個月前
想緩解疼痛 先訓練你的大腦
2025年04月21日 | 2個月前
古早祖母的規矩讓你頭好壯壯
2025年06月14日 | 18天前
荷蘭建議別讓兒童接觸社媒
2025年06月18日 | 14天前
清爽夏日輕食 蝦仁生菜沙拉
2025年06月06日 | 26天前
研究:美店售大米1/4檢出砷超標
2025年06月03日 | 29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