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明鑫談關稅:任何狀況都有路可走

新任經濟部長龔明鑫1日正式上任,面對美國對台灣產品加徵20%暫時性關稅的挑戰,他強調,任何狀況台灣都有路可走、有策略可因應,經濟部將作為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與美方談判的後盾,隨時提供支援。
龔明鑫1日在新任經濟部長布達典禮後接受媒體訪問。針對關稅議題,龔明鑫表示,立法院通過《韌性特別條例》,編列930億元產業支持方案,政院將盡快提特別預算,也盼立院加速審議,而在預算到位前,以「移緩濟急」方式協助產業。
龔明鑫認為,關稅影響訂單結構,競爭對手以低關稅搶美國市場,但同時也為非美國市場釋出龐大需求,台灣可開拓多元市場,「任何狀況都能讓我們有路可以走、有策略可以因應」,而非關稅高就沒路可走,不完全如此,要看個別產業狀況。
工商界盼凍電價、穩匯率
關稅未定 業者不敢接單
龔明鑫1日也與工總等七大公協會召開產業交流會議。工商界視關稅為當前台灣產業重大挑戰,工總理事長潘俊榮建議政府祭出「凍漲電價、緩徵碳費、擴大紓困」三箭,並穩定匯率,至少貶值10%以抵銷稅負。
商總理事長許舒博也提出四項建議,包括以國家隊形式打團體戰、擴大國際展覽會議、穩定貨幣政策、比照疫情規格提供補貼。他強調,關稅談判需盡快穩定一個數字,讓企業能夠調整生產布局與定價策略;台灣產品品質具備競爭力,但關稅的不確定性卻導致業者不敢接單。
電電公會理事長劉揚偉指出,政府短期應鼓勵下游企業使用國產零組件、設備、工具機等,中長期配合「經濟日不落國」政策,在海外設科學園區,複製竹科模式,並呼籲相信政府談判團隊。
對此,龔明鑫承諾,會強化政府與產業溝通,每三個月檢視進展,並成立跨單位專案小組推動海外科學園區,這部分需要金融界支持開發成本。他強調,將協調跨部會,表達產業對匯率穩定、勞動力來源等訴求。
明年基本工資再調漲?
經長:中小微企受關稅衝擊大
媒體關切明年最低工資是否調漲?龔明鑫表示,台灣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佳,若依過去公式計算,明年基本工資漲幅應該會調整滿多的,但實際上是高科技產業表現強,中小微與傳統產業受關稅重創,「過去公式,今年不那麼適當」,經濟部將向行政院與勞動部爭取適度調整。勞動部9月下旬將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主計總處上修2025年經濟成長率至4.45%,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1.76%。
至於電價議題,龔明鑫表示,台電估至2030年無缺電疑慮,但需長期準備。核能方面,台電已展開自我安檢,必須考量核安、核廢與社會共識三大原則,先確認安全無虞,再決定下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工商界也擔心台灣2026年實施碳費問題,龔明鑫承諾,將與環境部溝通,平衡淨零長期目標與短期挑戰,避免加重台電、中油財務負擔。
此外,龔明鑫規劃於2日、3日走訪台中、台南、高雄,了解工具機、水五金、塑膠、扣件等受關稅影響產業。工具機傷勢最重,手工具與水五金面臨越南競爭,塑膠產品則具相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