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九三閱兵竄改歷史 分析:抹煞中華民國抗戰貢獻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8月30日在台北召開「中共舉辦九三閱兵活動內外目的與意涵」座談會,邀請美台多位學者專家,共同分析中共此次閱兵背後的政治動機與戰略意涵。(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提供)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8月30日在台北召開「中共舉辦九三閱兵活動內外目的與意涵」座談會,邀請美台多位學者專家,共同分析中共此次閱兵背後的政治動機與戰略意涵。(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提供)

【記者吳旻洲/台北報導】

中共將於9月3日擴大舉行閱兵活動,美國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葉望輝(Steve Yates)認為,這場閱兵的政治意涵遠大於軍事,目的在透過歷史修正主義及統戰與政治論述,重新打造二戰歷史敘事,抹煞中華民國存在之事實,進而邊緣化台灣。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8月30日在台北舉行「中共舉辦九三閱兵活動內外目的與意涵」座談會,美、台多位學者透過現場與視訊方式,深入解析閱兵背後的政治動機與戰略盤算。

葉望輝:中共透過歷史修正主義 抹煞台灣存在

前美國副國安顧問葉望輝透過視訊連線表示,中共強調這場閱兵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試圖營造出「反法西斯、反極權」的歷史角色,並進一步包裝自己在當今世界秩序中仍是維護自由與穩定的力量。

美國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葉望輝。美國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葉望輝。(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提供)

「然而,眾所皆知,中共在二戰時並未與同盟國並肩作戰,反而節節敗退。」葉望輝表示,中共刻意透過「歷史修正主義」改寫歷史,抹煞中華民國在抗戰中的貢獻,進而邊緣化台灣,其實是一場澈底的政治作戰,並藉由閱兵營造強大形象,將自己置於國際秩序的「正當性位置」。

談到中共武力展示、秀肌肉的作為,葉望輝認為,台灣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展現自我防衛決心與全社會的韌性。他直言,台灣必須讓世界看到其積極準備,否則很難獲得美國與國際社會的信心。

蘇紫雲:閱兵證實中共威脅論 新軸心國成形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表示,二戰的抗戰主力是中華民國,而非中國共產黨。中共透過閱兵與宣傳,企圖改變歷史敘事,將中華民國的戰爭貢獻淡化,以突顯自身的「合法性」。二戰後各國紀念戰爭的方式多以追思、緬懷為主,強調「可以原諒,但不能忘記」,中共大規模展示軍力,反而證實國際憂心的「中共威脅論」。

他表示,二戰時的「軸心國」是德、義、日,而今日卻演變成另一種「新軸心」:中國、俄羅斯、北韓,甚至加上伊朗,形成新的對抗集團。

蘇紫雲表示,這次閱兵展示了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飛彈系統,以及類似俄羅斯「末日魚雷」的中國水下核魚雷,射程甚至可能高達一萬公里。這些軍力展示,突顯了中共在戰略上更具攻勢意味,從單純的防禦「嚇阻」(deterrence),逐漸轉變為帶有脅迫性的「威懾」,也顯示中共軍力發展已直接影響全球核武架構。

董立文:閱兵台上政治訊號比武器更重要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表示,此次閱兵真正的重點不在閱兵場,而在閱兵台上的政治訊號。他指出,此次閱兵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觀察:首先是中共高層政治變化。透過觀察閱兵台上的出席人員與排序,可以窺見中共高層的權力變化。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中共九三閱兵」座談會(1)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30日上午在福華大飯店召開「中共舉辦九三閱兵活動內外目的與意涵」座談會,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中)擔任主持人。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中共九三閱兵」座談會(1)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30日上午在福華大飯店召開「中共舉辦九三閱兵活動內外目的與意涵」座談會,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中)擔任主持人。(中央社)

第二層面是朝鮮半島局勢。習近平、普亭與金正恩同台,標誌著冷戰結束後首次中、俄、北韓三方領袖會面。中、俄、北韓「北三角」與美、日、韓國「南三角」對峙格局正逐漸浮現。

第三層面是全球戰略格局變化。閱兵的國際參與反映出專制與民主的對抗逐漸成形。26國的出席也象徵新威權聯盟、新軸心集團的凝聚,對全球局勢產生深遠影響。董立文總結說,這場閱兵的真正焦點,是它所釋放的政治與戰略訊號,而非武器本身。

張國城:北京刻意營造「東方團結、西方分裂」

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副主任張國城指出, 中共九三閱兵表面上是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但實際上背後具有深刻的政治與戰略意涵。

首先是「對內」部分,張國城解釋,閱兵是為了展現領導核心的權威,緩解外界對習近平軍權不穩的疑慮。大量部隊與先進武器通過檢閱,象徵軍權穩固,也向國內高層傳達「共軍仍然效忠領導核心」的訊號。

其次提「對外」層面,張國城認為蘊含四大訊息,一是對台灣,展示制空與遠距打擊能力,傳達「隨時可以動手」的政治警告。

二是對美國,強調反介入與區域拒止能力,提醒美國若介入台海或南海,將付出高昂代價;三是對日本、韓國與越南等周邊國家,強化中共在亞太的軍事存在感。

最後是對俄羅斯及其他國家,透過普亭與金正恩的出席,營造「東方團結、西方分裂」的政治訊號。◇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百年軌跡 雲林斗六福州麵線工藝
2025年06月09日 | 2個月前
享受登山 告別惱人的足底筋膜炎
2025年06月10日 | 2個月前
【浮生行吟】想想「長跑」這件事
2025年06月24日 | 2個月前
秘魯3800年遺址 佩尼科對外開放
2025年08月18日 | 15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