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裁定關稅違法 白宮尋求上訴

圖為示意圖。(STR/AFP via Getty Images)
圖為示意圖。(STR/AFP via Getty Images)

【記者陳霆/綜合報導】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上週五(8月29日)裁定,美國總統川普實施的大部分關稅措施違反聯邦法律,使其強硬的貿易政策面臨重大的法律挑戰。法院表示,關稅可暫時維持至10月14日,以便川普政府有機會向美國最高法院提出上訴。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以7比4的表決結果,認定川普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徵收的「販運關稅」(Trafficking Tariffs)與「對等關稅」,均已超越IEEPA條文所授予總統的職權。這次的裁決是維持今年5月美國國際貿易法院(CIT)的判定。

在多數票中,6名法官由民主黨總統任命,1名由共和黨總統任命;而在反對票中,有2名民主黨任命的法官、2名共和黨任命的法官。

所謂的「販運關稅」主要針對中國、加拿大與墨西哥的「芬太尼關稅」,川普政府指控這些國家未能有效阻止非法鴉片類藥物芬太尼與非法移民流入美國,因此在2月加徵關稅。

此外,這項裁定並不影響川普依據其他法律權限發布的關稅,例如對鋼鐵、鋁、銅產品徵收的進口關稅。

法院:徵關稅屬於國會權力

華盛頓特區聯邦上訴法院認為,美國憲法將徵收稅賦的權力,賦予立法部門。關稅是國會的核心權力。

這起案件合併自兩起訴訟:一個是由12個民主黨執政的州提出,另一個是由5家美國小型企業提告。原告們主張,IEEPA的本意是讓總統在國家緊急狀態下,處理「不尋常與特殊的威脅」,例如對敵國實施制裁或凍結其資產,並未授權總統徵收關稅。

法院進一步指出,這些關稅幾乎適用於所有進口貨品,稅率高且不斷變動,超出美國現行關稅制度所規定的範圍,並且沒有期限限制,使得相關措施超越了法律授權。

川普政府認為,美國前總統尼克森在1971年經濟危機時,因結束美元與黃金掛鉤,引發混亂,法院也曾批准其緊急徵收關稅的行為,因此IEEPA同樣應授權川普徵收緊急性關稅。但法庭並未接受此一解釋。

截至目前,至少已有8起聯邦訴訟挑戰川普依據IEEPA徵收關稅的合法性,其中這起被稱為「V.O.S. Selections v. Trump」的案件進展最快,並被視為「關鍵之戰」。

川普是首位援引IEEPA來徵收大規模關稅的美國總統。他在今年4月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並以關稅作為談判籌碼,向全球貿易夥伴施壓,並重新談判貿易協定。

白宮:關稅仍有效 盼最終

裁決公布後,川普在「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強烈抨擊,上訴法院已經「高度黨派化」,最高法院將會扭轉裁決,「如果這些關稅被取消,對這個國家來說,那將是一場澈底的災難。」川普強調,美國不能再容忍龐大的貿易逆差,也不會接受其他國家對美國製造商與農民施加的不公平關稅或非關稅壁壘。

美國總統川普資料照。美國總統川普資料照。(記者Madalina Kilroy/攝影)

白宮發言人德賽(Kush Desai)在聲明中回應:「川普總統合法的行使了國會授予他的關稅權力,以保衛我們的國家和經濟安全免受外國威脅。總統的關稅仍然有效,我們期待在此事上獲得最終的勝利。」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聲明中表示,「這樣的裁決將威脅美國在國內外的更廣泛戰略利益,可能導致外國貿易夥伴報復、撕毀已達成的協議,並使正在進行的重要談判脫軌。」

關稅為美國帶來可觀收入

這項裁決公布後,金融市場反應相對平淡。路透社報導,在盤後交易中幾乎未出現顯著波動,但分析人士警告,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將進一步增加。B. Riley Wealth首席市場策略師霍根(Art Hogan)表示:「市場或美國企業最不需要的,就是更多關於貿易的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關稅已為美國帶來可觀的財政收入。截至7月為止,關稅收入已達1,420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兩倍。雖然美國憲法將徵稅權力專屬賦予國會,但過去數十年來,國會確實逐漸將部分權力下放給總統,使得行政部門在徵收關稅上擁有更大的操作空間。

目前由6名保守派法官占多數的聯邦最高法院,雖然過去曾作出一系列有利於川普政策的裁決,但同時也對過度解讀舊法,以賦予總統新權力持懷疑態度。◇

延伸閱讀
英特爾收到美政府57億美元注資
2025年08月29日 | 4天前
陸客窮遊 青海景點人均消費1瓶水
2025年08月27日 | 6天前
中共公安單位 高薪聘網路巡查員
2025年08月27日 | 6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