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收到美政府57億美元注資

美國政府與英特爾(Intel)達成協議,將收購英特爾約10%股權,英特爾財務長辛斯納(David Zinsner)28日在一場投資人會議中表示,公司已經收到川普政府提供的57億美元資金,根據協議內容,美國政府取得英特爾10%的股權。
白宮發言人李威特週四(28日)表示,英特爾與美國之間的協議由商務部負責,雙方正在討論與完善細節。
辛斯納指出,美國政府上週宣布取得英特爾股權,是為了鼓勵英特爾保有其晶圓代工業務的控制權。
按協議,美國政府獲近10%股份(4.333億股),為被動股東,無董事會或治理權。若英特爾持有的晶圓代工業務股權低於51%以下,美國政府還可獲得額外5%的認股權。
不過,辛斯納說:「我不認為我們會讓持股降到50%以下。」
為代工業務尋求外部投資
英特爾已採取措施,將晶圓代工業務與設計業務分離,並計劃裁員至7.5萬人,以提升效率。日本軟銀本月投資20億美元,助英特爾擴展代工業務。公司先前表示,這可能會引入外部投資進入晶圓代工部門,並已設立獨立的管理董事會來負責這項業務。
若未來英特爾引進外部投資人進入代工業務,辛斯納指出,公司傾向尋求策略型投資人,而非單純的財務投資者;綜合媒體報導,目前傳出高通(Qualcomm)等公司有興趣收購英特爾的代工業務。
談到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辛斯納指出,英特爾的重點是明年爭取到一位大型客戶,同時在研發下一代製程技術的過程中堅持「財務紀律」。
他說,若14A製程僅用於英特爾內部,投資規模將過大,無法為股東帶來「合理」的投資報酬。去年英特爾晶片代工業務虧損130億美元,已難以與台積電、三星(Samsung)等晶片製造公司競爭。
辛斯納強調,將採謹慎財務策略,確保股東回報。英特爾7月財報超出預期,但市場對代工部門疑慮致股價下跌8%。週四股價微漲0.2%,收24.9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