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每天吃兩顆蛋!
每天吃兩個雞蛋,會讓你膽固醇升高?香腸、培根和雞蛋,到底哪種食物更傷血管?這些都是營養學界持久的討論話題。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真正危害血管健康的「罪魁禍首」其實是「飽和脂肪」,而適量食用雞蛋,甚至可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由澳洲研究人員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的報告顯示,作為低飽和脂肪飲食的一部分,每天吃兩個雞蛋的營養計畫,比無蛋飲食,更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高膽固醇是已知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險因素,而心血管疾病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顯示,飽和脂肪攝入量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呈「正相關」,但膳食膽固醇(主要存在於肉類和蛋類等動物產品中)則並非如此。
「關鍵是,增加血液中『壞』膽固醇的,不是高膽固醇食物,而是我們攝入食物中的飽和脂肪。」該研究的共同作者、南澳大學執行院長喬恩‧巴克利(Jon Buckley)告訴福斯新聞數位頻道。「大多數高膽固醇食物也富含飽和脂肪,但雞蛋有些不同尋常,它們的膽固醇含量高,但飽和脂肪含量低。」巴克利說。
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FDA)也於2024年12月發布公告,稱雞蛋是「健康」食物,因為越來越多研究表明,雞蛋不會升高壞膽固醇。
紐約註冊整體營養師羅賓‧德西科(Robin DeCicco)在接受福斯新聞數位頻道採訪時證實,雞蛋可以成為均衡飲食的一部分。這位專家表示,雞蛋含有「相當數量的」瘦肉蛋白,每個雞蛋約含6克,並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劑。
她表示:「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膳食膽固醇(任何含有膽固醇的食物),會導致膽固醇升高——但近年來,這一觀點已被許多研究推翻。」、「現在更值得注意的是,飽和脂肪是導致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的主要原因。」
德西科(未參與這項研究)表示,飽和脂肪主要存在於乳製品和肉類產品中,例如:起士、奶油、肥肉、深色肉類家禽、香腸和培根等加工肉類,以及加工烘焙食品中。
「雞蛋不僅飽和脂肪含量極低,而且還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和ω-3脂肪酸,這些脂肪酸對心臟和大腦都有保護作用。」她補充道。雞蛋的飽和脂肪含量不到2克,而美國心臟協會建議,2千卡路里的飲食中,每日應攝入約12至13克飽和脂肪。
「因此,吃兩到三個雞蛋,搭配蔬菜和水果,是一頓營養豐富的早餐,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和健康脂肪,能夠提供持久的能量。」德西科說道。巴克利表示同意,並建議,「如果你要出去吃培根和雞蛋的熟食早餐,可以考慮用雞蛋代替一些培根或香腸,將有助於你維持更健康的血液膽固醇。」
既然適量食用雞蛋不會增加心血管負擔,還有助於調節血脂。面對豐富多彩的雞蛋烹飪方式:清爽的白煮蛋、香嫩的煎蛋、入味的滷蛋,番茄炒蛋、鮮香的韭菜炒蛋,每天變換花樣既能讓味蕾享受美味,又能為健康加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