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擴大鋼鋁關稅至407項衍生品 重創韓日歐
美國再度以國家安全為由擴大貿易保護壁壘,將原本對進口鋼鐵和鋁課徵的50%高額關稅擴大適用於407種衍生性產品,包括汽車零件、機械及電子設備,對全球供應鏈造成新一波衝擊。韓國、日本及歐洲盟友的相關產業首當其衝,面臨嚴峻考驗。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18日證實,美國商務部在美東時間15日宣布,依據《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對新增的407項鋼鐵和鋁衍生品加徵關稅,美東時間18日凌晨生效。未來進口至美國的相關貨物,其中所含的鋼鐵與鋁成分將被課徵50%的重稅,其餘部分適用互惠關稅稅率。韓國和美國的互惠關稅為15%。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由於美國商品編碼(HS Code)極為複雜,正緊急協助國內企業確認受影響的商品清單,並且擔憂美國可能在9月再度擴大清單。韓國政府將擴大中小企業進口管制應對支援計畫,納入鋼、鋁成分確認及原產地證明的專業諮詢,以減輕企業負擔。
彭博報導,英國率先與美國達成鋼品零關稅協議,但至今超過3個月,英國鋼鐵業者仍未等到關稅減免,導致訂單下滑。英國鋼鐵業協會(UK Steel)警告,若情況未改善,年底恐將爆發倒閉潮。
該協議有技術性障礙,美國堅持鋼鐵必須在英國熔煉和澆鑄,但英國最大生產商之一塔塔鋼鐵(Tata Steel UK)已經關閉高爐,短期內難以滿足此要求。日本與歐盟也面臨同樣困境,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透露,一家汽車製造商因為高額關稅,每小時損失高達1億日圓(約新台幣2,037萬元);日產汽車也預估,關稅將帶來3,000億日圓(約新台幣611億元)的衝擊。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警告,其成員企業的額外成本已達到數十億美元,仍在持續攀升。
對韓國而言,即使最終關稅能下降至協議水平,韓國主要車廠現代和起亞今年仍可能面臨高達50億美元(約新台幣1,501億元)的額外成本。韓國上半年對美國汽車出口額下滑近17%,鋼鐵出口額也下降逾11%,為全球經貿前景增添更多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