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超加工食品讓你腦袋短路

速食店內的漢堡、炸雞與炸薯條。(beauty-box/Shutterstock)
速食店內的漢堡、炸雞與炸薯條。(beauty-box/Shutterstock)

【記者George Citroner/報導、郭小卉/編譯】

一項針對近3萬名中年人腦部掃描的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可能會使控制飢餓和食慾的腦部,發生結構性變化從而促使人過度進食。研究團隊表示,這類食品除了與代謝性疾病相關,還與調節進食行為的大腦區域結構變化有關。

這項研究發表於近期的《自然》(Nature)期刊,結果顯示,攝取超加工食品較多的人,其大腦與進食、情緒和動機相關的區域出現明顯結構變化。例如,負責視覺辨識的雙側枕外側皮質出現增厚,可能影響人對食物圖像的反應,從而引發過度進食。

該研究第一作者、赫爾辛基大學的研究員坎亞米布瓦(Arsene Kanyamibwa)表示:「我們的研究顯示,大量攝取超加工食品與下視丘、杏仁核、右伏隔核等關鍵區域的變化有關,這些區域掌管食慾與情緒,其結構變化可能造成暴飲暴食的惡性循環。」

降低飽腹感 增慢性疾病惡化

研究還指出,這些大腦結構變化不僅可能降低飽腹感,也可能導致慢性炎症和代謝功能的惡化。超加工食品的攝取還被發現與多項健康風險指標有關,包括C反應蛋白(CRP)、三酸甘油酯和糖化血紅蛋白(HbA1c),這些皆為慢性病的重要預警指標。

家庭醫生、《細胞健康指南》作者梅爾科拉(Joseph Mercola)指出,此前已有研究顯示,只需吃五天超加工食品就能使大腦中的胰島素訊號 「短路」,而胰島素正是大腦獲取能量的重要通道。

胰島素功能失衡癱瘓腦中樞

梅爾科拉說,大腦需要胰島素提供能量。儘管胰島素只占人體重量的2%,但卻消耗人體20%的能量。一旦胰島素無法發揮作用時,大腦的食慾控制中心就會癱瘓。

他指出:「超加工食品通常是高糖、高脂與高鹽,能迅速刺激大腦的多巴胺獎賞系統,觸發持續進食的慾望。」這不但降低飽腹感,還干擾人控制食慾和做出健康飲食決定的能力。

化學添加物干擾神經傳導

研究指出,超加工食品中的成分如乳化劑和化學添加劑,可能干擾神經傳導、引發神經發炎或改變腸道菌群,直接影響大腦結構與功能,而不僅僅是肥胖所造成。

超加工食品指的是含有高果糖糖漿、人工油脂、穩定劑、防腐劑等工業製成品。坎亞米布瓦指出,現有證據顯示,應加強對食品生產的監管。根據2023年《英國醫學期刊》(BMJ)一項涵蓋逾11.4萬名美國成年人的研究,超加工食品中攝取量越高,整體死亡率越高,且與神經退化性疾病相關的死亡風險增加達8%。

營養師曾克也表示:「雖然此前已有研究揭示超加工食品與肥胖、糖尿病和心臟病有關,但這項新研究進一步探討了大腦結構的直接變化,特別是與飢餓和自我調節有關的區域的結構變化。」

研究團隊強調,這項研究為觀察性質,無法確定直接因果關係,還需更多長期追蹤和實驗研究,以進一步驗證這些發現結果。◇

延伸閱讀
鮮為人知卻日益嚴重 超加工食品成癮
2025年02月06日 | 5個月前
Reading for Fun 好文趣事
2025年03月31日 | 3個月前
讀懂「食品標籤」為全家健康把關!
2024年10月09日 | 9個月前
Reading for Fun 好文趣事
2024年10月06日 | 9個月前
被「隱形」的 食品加工助劑
2024年08月23日 | 11個月前
「低腹敏」改善腸躁症
2024年05月14日 | 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