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有望成兆元產業 車輛公會:應先降貨物稅、無產製零件稅率
台美關稅談判未果,汽車關稅是否調降備受關注。車輛公會17日指出,台灣汽車產業鏈完整,若搭上車用電子風潮,有機會成為兆元產業,應優先調降貨物稅、維持合理的整車進口關稅稅率,並爭取國內不產製零件的進口關稅降至零。
立法院財政部17日舉辦「台美政府對等關稅協商我國政府因應對策」公聽會。車輛同業公會副秘書長吳智魁表示,國內車用市場有超過50個品牌、200款以上車型競爭,汽車產業涵蓋鋼鐵、塑橡膠、玻璃、電機電子等領域,去年總產值突破新台幣5,000億元。
吳智魁認為,汽車產業未來有望成為兆元產業、前景看好,針對美國關稅談判,應優先調降貨物稅、而非關稅。他分析,美國3大車廠主要生產皮卡車,在美國製造乘用車包括日本Honda、Toyota、Nissan、韓國現代等車廠,若對美國進口車關稅調降為零,相關車款也可能進入台灣。
吳智魁說,車輛公會訴求是維持合理的整車進口關稅稅率,爭取降稅緩衝期,並協助零件進口關稅稅率調降、降低產業生產成本,尤其是國內不產製零件的進口關稅應降為零。他示警,台灣稅率若談到20%,零組件出口競爭力恐遭衝擊。
汽車工會:國內車商不應遭譏「阿斗」
桃園市總工會副理事長劉勝銘指出,桃竹苗地區為汽車產業的重鎮,全台汽車上下游就業人口達30萬人,平均年齡介於40至50歲,但政府與美關稅談判完全黑箱作業,未召開勞資政三方會談,恐怕將迎來一波中高齡失業風險。
劉勝銘認為,汽車產業真的如立委所述是非常惡質、扶不起的阿斗嗎?過去向政府溝通,官員卻說可以轉戰到台積電和科技園區工作,以為轉職就業對中高齡是容易之事,根本與現實脫節,希望政府能有合理的配套作為、保障勞工權益。
美關稅8/1前公布是為了大罷免? 經貿辦:這是全球期限
有藍營立委質疑,政府與美國關稅談判早就談妥,但拖到8月1日前才公布,是為了操作大罷免。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17日澄清,美國想要解決與各國長期貿易逆差問題,8月1日是給全球的期限、非台灣專屬,應與國內其他事件沒有關聯性。
顏慧欣認為,一般經貿談判需要耗時2、3年以上,但美國希望迅速解決問題,因此不是典型的經貿談判,不確定性很高。另有立委批政府關稅談判黑箱作業,她說,行政院及各部會都盡可能在立法院要求下,提出委員會報告及書面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