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汙染後治理 中共故意重蹈西方覆轍

甘肅天水市的幼兒集體鉛中毒事件仍在發酵,官方通報中毒原因是廚房食品中添加彩繪顏料,未獲公眾接受;許多人將矛頭指向國企營運的鉛鋅礦汙染,也使中共統治下的礦業汙染治理問題再引關注。
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褐石培心幼兒園233名兒童被查出血液中含鉛量嚴重超標,許多人將矛頭指向鉛鋅礦汙染。因為附近有一個屬於中共國企「白銀有色集團」的鉛鋅轉運站。而2006年當地也發生過同類事件,源頭被指與鉛錠冶煉汙染有關。
社群媒體上家長們憤怒維權、網友對此討論的影片,大部分目前被封鎖、限流、下架。在民怨沸騰之下,甘肅省7月12日成立省級調查組,調查天水市麥積區褐石培心幼兒園幼兒血鉛異常問題。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對《大紀元》表示,礦業造成環境汙染,老百姓現在好不容易找了一個突破點,給官方造成巨大壓力,但白銀集團是國企,它在當地的勢力很大、也很賺錢,當地政府肯定會極力保護。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對《大紀元》表示,不管鉛中毒是來自食品中的彩繪顏料還是附近鉛礦汙染,都顯示中國民眾的環保意識還是非常低,以及地方政府怠惰和腐敗,對環保和民眾健康的問題不重視,出了問題就想辦法騙;即使當局、生態環境部門都介入調查,也很難做到公正。
鉛鋅礦是中共「戰備礦產」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鉛鋅生產國,中共今年7月1日新修訂的《礦產資源法》首次將鉛鋅納入戰略性礦產目錄。按中共官方定義,戰備礦產指的是對其政權安全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礦產資源。通常具有稀缺性、關鍵性,首先是作為國防工業和軍事裝備的重要原材料。
鉛主要用於鉛酸蓄電池、電纜、合金和建築材料;鋅則用於鍍鋅鋼材、壓鑄合金、電池和化工產品。鉛鋅礦也是許多高科技產業的關鍵材料,如電子、半導體、通訊和航空太空。在軍工方面,需要鉛鋅礦石合金板材以提高結構強度,減輕裝備重量,提高武器命中率。
甘肅是典型的資源型省分,相關地區長期有鉛汙染歷史,包括2006年4月,天水市麥積區甘泉鎮吳家河村鉛中毒,211人鉛含量嚴重超標;2006年8月末至9月,甘肅省隴南市徽縣水陽鄉鉛中毒事件,涉及的村民達二千多人;2009年7月和8月,先後發生了湖南武岡市數十名兒童血鉛超標,以及陝西省鳳翔縣六百多名兒童血鉛超標的兩起汙染事件;2016年,當地官媒報導,甘肅每8分鐘就有1個人罹癌,超過20%的人存在罹癌風險。
百姓適應活在汙染地區的現實
中共官方一直被批評採用「先汙染後治理」採礦模式。王赫表示,西方先行資本主義工業化的國家,早年因為沒有前例可以借鑒,曾造成汙染,到了20世紀開始進行環境保護,投入了很大的資金,使環境向好的方面發展。而中共搞工業化時完全知道西方早年代價非常慘重,它是故意的重蹈覆轍,為了賺了大量的錢來鞏固它的統治,來跟美國爭霸,推行它全球共產主義的幻想,它就不管環境汙染,先賺了快錢再說。他表示,因為資金投入大,技術難度高,中共搞汙染治理只是做形式。
BBC近日的報導指出,一些在白雲鄂博的農民已經逐漸適應現實;那些曾經傷害他們土地、汙染水源的金屬,如今也為他們帶來了工作機會。王赫表示,這就是中共長期對民眾洗腦所造成的荒謬現象。重化工業對當地政府來說是生財之道,但代價是由當地民眾全體來承擔的,官員還聲稱這麼做是為了給大家好處,因為沒有一個公正的制度來給弱勢群體維護權利,老百姓就承認了這個現狀,所以中國問題的根子都在這個制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