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調查無人機與多晶矽 為加徵新一輪關稅鋪路

圖為示意圖。圖為2022年7月12日,深圳大疆展廳內的一架無人機(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圖為示意圖。圖為2022年7月12日,深圳大疆展廳內的一架無人機(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記者陳霆/綜合報導】

美國商務部已對進口無人機系統(UAS)、無人機零組件與太陽能板的關鍵原料多晶矽進行國安調查,這些商品輸入美國可能面臨新關稅,這是川普政府遏制中國製產品傾銷的最新舉措。

據美國商務部週一(14日)發布的公告,已在7月1日依據《貿易擴展法》第232條,對兩類關鍵進口項目啟動國安調查:一為無人機系統及其零組件,二為多晶矽及其衍生產品。商務部須在270天內完成調查,若認定進口行為威脅國家安全,總統可依法加徵關稅。

該調查將評估外國政府補貼、掠奪性貿易行為對美國產業競爭力的影響、因不公平貿易導致價格被壓低的經濟後果,及外國將其供應控制「武器化」風險。雖然文件並未點名任何國家,但中國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創新(DJI)在全球消費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且中國也在全球太陽能供應鏈扮演重要角色。此番措辭反映出,美方對中國掌控戰略產業供應鏈的疑慮。

川普政府已援引第232條,對進口鋼、鋁產品課徵50%關稅,對汽車與零組件課徵25%關稅;另有多項進口產品面臨調查,包括:商用飛機與噴射引擎零件、中重型卡車與相關零件、木材與木製品、半導體、製藥原料與藥品等。這些措施與川普近日陸續宣布的對各國進口稅不同,屬於他擴大全面關稅政策的一部分。

中企長期主導無人機市場

過去數年來,中國企業長期主導全球無人機製造,美國分析公司Drone Industry Insights指出,中國製造全球約70%至80%的商用無人機,其中大疆在美國市場市占率超過一半。此次調查聚焦於無人機及其零組件,若未來加徵關稅,美軍無人機供應商空境公司(AeroVironment)、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等企業可望受惠。

美國無人載具系統協會(AUVSI)支持該調查,指出其審視供應鏈集中度、國內產能,以及外國補貼與定價策略影響。AUVSI執行長羅賓斯(Michael Robbins)表示:「由於外國政府補貼,這些由對手國製造的系統以低於市場價格傾銷到美國,這也抑制了美國無人機工業基礎的安全發展,削弱了創新能力,並迫使美國製造商在不公平的競爭環境中掙扎求存。」川普總統上月已簽署行政命令,以振興美國本土無人機產業。

中國的大疆無人機於在邁阿密盤旋。中國的大疆無人機於在邁阿密盤旋。(Joe Raedle/Getty Images)

多晶矽與太陽能板供應鏈

多晶矽是製造太陽能板與半導體的關鍵原料,拜登政府在1月已對其加徵50%關稅,以因應中國長期主導供應鏈並透過補貼壓低價格,迫使太陽能公司調整其供應鏈。過去,美國使用的多晶矽有80%來自中國。加徵關稅後,美國本土生產商的需求激增,例如陶氏化學子公司亨洛克半導體(Hemlock Semiconductor)與REC Silicon等本土企業正搶占市占率。

分析人士認為,雖然太陽能開發商面臨更高成本,但長期而言,這將為投資美國本土多晶矽生產的企業帶來助力。此外,第一太陽能(First Solar)等使用依賴度較低的薄膜技術,亦可能更具競爭優勢。

圖為中國的太陽能發電廠。圖為中國的太陽能發電廠。(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韓國稱8月前可望與美達成貿易協議

韓國最高貿易代表呂翰九14日公布與美談判進展,表示韓國有望在8月1日之前與美方達成框架協議,並暗示可能在農產品進口方面做出讓步。

呂翰九表示,韓國正設法避免美方對汽車、鋼鐵等關鍵出口產業課徵25%的關稅。他強調,這些關稅「不公平」,且嚴重損害雙邊合作。他說:「我相信在美國關稅談判中,(兩國)有望達成原則性協議。」由於總統李在明6月才就任,雙邊談判時間相對較晚。韓國官員在川普發表對韓國產品加徵25%關稅聲明後,隨即前往華府,協商削減鋼鐵與汽車的進口關稅。

呂翰九表示,韓國可能在談判中開放一些農業或畜牧業市場,但仍希望保護本國敏感產業,不會全面開放。川普也表示,「韓國希望現在就達成協議」,但並未說明成案具體條件,也未預測談判何時完成。

韓國7月初表示,美國願意考慮豁免部分產業關稅,但需韓國提出縮減貿易逆差的具體方案。去年韓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創下新高,達556億美元,主要受汽車出口增長推動。根據美韓自由貿易協定,韓國對美國實際關稅率接近於零。◇

延伸閱讀
無訊不傳 以色列軍方停用比亞迪
2025年07月13日 | 4天前
澳總理:支持台海維持現狀
2025年07月14日 | 3天前
網路談論歷史 新疆男遭酷刑
2025年07月14日 | 3天前
翻牆下載他人個資 甘肅男被判3年
2025年07月14日 | 3天前
5G失敗轉星鏈 陸遇通訊發展瓶頸
2025年07月13日 | 4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