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口支付風波延續 傳金管會緊盯業者3項數據

全台擁有658萬用戶的街口支付,其母公司街口金科遭泰山向法院聲請查封獲准!(記者宋碧龍/攝影)
全台擁有658萬用戶的街口支付,其母公司街口金科遭泰山向法院聲請查封獲准!(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侯駿霖/報導】

電子支付機構街口支付(街口電支)因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捲入司法爭議,引發民眾對其營運及資金安全產生疑慮。傳出金管會將緊盯街口支付的「儲值帳戶金額變動」、「代收代付款項」及「特約商店合作狀態」等三項關鍵數據。金管會14日強調,將視情況採取必要監理措施,以確保用戶權益無虞。

街口支付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先前因與泰山企業價值新台幣36億元的股權交易糾紛,遭法院判決交易無效並准予假執行。不過,北院7月10日試圖查封街口金科但未成功,消息傳出後,影響民眾對於旗下街口支付的信心。

據媒體報導,街口支付自7月12日起,須將每日儲值帳戶金額變動、代收代付款項、特約商店合作狀態及已恢復合作等3項數據報金管會,至少為期1週。

對此,金管會表示,針對報導內容不予評論,但強調三點聲明,第一,街口金科跟泰山公司因投資爭議產生的民事糾紛,街口電支10日已向銀行局通報重大偶發事件並對外澄清,業者最晚須於21日前提書面報告。

第二,街口電支為金管會監理的電支機構,依規定須將客戶款項全數交付信託,由管理(受託)銀行管理,與電支機構自有資產隔離,因此客戶權益不受影響;第三,電支機構應每月向金管會申報資料,並委託會計師進行查核。金管會將視情況採取必要監理措施。

街口支付日前說明,用戶儲值金、商家待撥款的「代收付款項帳上餘額日均量」約新台幣40億元,沒有太大變化,整體提領狀況已趨緩,陸續將有更多品牌、店家恢復街口收款。

民眾使用信心降低 通路陸續停用

儘管街口支付強調其與母公司財務獨立,但消息傳出後仍衝擊民眾信心,引發用戶提領潮,在社群媒體Instagram、Threads等平台熱議。

連鎖商家也陸續暫停街口支付相關服務,從全國電子開出第一槍後,momo、PChome等大型電商一度停止使用,家樂福、屈臣氏、85°C、吉野家、麥味登等知名品牌也決定暫停以街口收款。

不僅如此,手搖飲店如清心福全、茶湯會、萬波等也跟進停用,其他小型商家如麵包店、藥局、夜市等,則表示先行下架付款方式,待風波平息再決定是否使用。

街口支付日前說明,用戶儲值金、商家待撥款的「代收付款項帳上餘額日均量」約新台幣40億元,沒有太大變化,並稱整體提領狀況已趨緩,陸續將有更多品牌、店家恢復街口收款。

街口財務體質引發疑慮

針對街口支付財務狀況,臉書財經粉專「銀行家尼莫」分析,截至2024年底,街口累計虧損已達新台幣21.96億元,但期末淨值僅剩2.73億元(股本24.69億元),實際上做越大虧越多,除非營收2年內翻2至3倍,或再裁員50%才可能損益兩平。

「銀行家尼莫」認為,尤其是街口支付過去高度依賴母公司街口金科的資金挹注,但母公司陷入查封狀態,未來可能難以繼續提供資金。若營運狀況未能顯著改善,街口恐很快觸及需要增資的「累虧紅線」,引發市場對於該公司長期營運續航力的憂慮。◇

延伸閱讀
政院:談判進入關鍵階段
2025年07月13日 | 4天前
中國C919客機疑仿製A320
2025年07月04日 | 13天前
美國研究:睡眠過量影響身心健康
2025年07月13日 | 4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