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之錘突襲伊朗 B2飛行員的耐力考驗

6月21日,美軍「午夜之錘」行動長途奔襲伊朗核設施的示意圖和時間軸。(美國國防部/大紀元製圖)
6月21日,美軍「午夜之錘」行動長途奔襲伊朗核設施的示意圖和時間軸。(美國國防部/大紀元製圖)

【記者夏雨/綜合報導】

6月21日,美國空軍B-2隱形轟炸機成功對伊朗核設施實施空襲。美國國防部表示,七架B-2轟炸機參與了「午夜之錘」行動。B-2的尖端設計使其具備隱形能力,並能降低紅外、雷達和聲學特徵。但執行空襲任務的成功,最終取決於飛行員的表現,跨洲多日飛行需要兩名機組人員擁有非凡耐力。

6月20日午夜剛過,七架B-2轟炸機從密蘇⾥州懷特曼空軍基地起飛,飛行18小時前往伊朗,向三處核設施投下14枚精確導引的巨型鑽地炸彈,在重創伊朗核設施後,安全返回美國。整個過程歷時37小時。

「午夜之錘」行動是高度機密且極具挑戰性的任務,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周密的計畫和訓練。美國國防部表示,參與行動的B-2轟炸機一架接一架的將重達15噸的巨型鑽地炸彈投擲到福爾多核設施兩口主要的排氣井內,充分說明此次空襲對精確度的極高要求。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上將(Gen. Dan Caine)6月26日在記者會上說,「尾隨的戰鬥機看到了第一顆鑽地炸彈的效果,該飛行員說,『這是我見過最明亮的爆炸,看起來真的像白晝一樣。』」

凱恩說,B-2轟炸機小組包括現役飛行員和密蘇里州國民警衛隊飛行員,「週五(20日)機組人員上班時,他們與親人吻別,不知道何時才能回家,也不知道能否平安歸來。週六深夜,他們的家人才得知發生了什麼事。」

在歷經焦慮與期待後,所有美軍飛機全部平安返回。凱恩描述,「週日,當這些戰機返回懷特曼空軍基地時,他們的家人也在那裡迎接他們——揮舞著國旗,淚流滿面。」

6月22日,六架美國空軍B-2「幽靈」轟炸機在支援「午夜之錘」行動後,返回密蘇⾥州懷特曼空軍基地。6月22日,六架美國空軍B-2「幽靈」轟炸機在支援「午夜之錘」行動後,返回密蘇⾥州懷特曼空軍基地。(U.S. Air Force)


戰場瞬息萬變

《商業內幕》和路透社均採訪了美國空軍退役B-2轟炸機飛行員,了解如何應對這些艱鉅任務,因為壓力和疲勞很容易對轟炸機組人員造成影響。

退役空軍上校尼爾(Brian Neal)在2001年駕駛B-2轟炸機,執行了一次飛行時間最長的任務,當時距離911襲擊事件僅過去幾週。他和隊友迪爾(Melvin Deaile)完成了44小時的飛行,期間進行超過六次空中加油,並在最後一刻改變了計畫,投下更多炸彈。

飛行員和空中支援人員如何應對如此艱鉅的任務?尼爾表示,關鍵在於持續練習,並制定清晰的應對方案,以應對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

尼爾告訴《商業內幕》,「沒有任何計畫能在與敵人的第一次接觸中倖存下來。」這句話源於19世紀一位普魯士陸軍元帥的著作,是美國軍人中流傳的一句俗語,指的是戰鬥現場的混亂現實,及那一刻到來時做好準備的必要性。

「所以我們有計畫,我們有備用計畫,B計畫和C計畫。」這位前轟炸機飛行員說。

6月22日,一架美國空軍B-2「幽靈」轟炸機在支援「午夜之錘」行動後,返回密蘇里州的空軍基地。6月22日,一架美國空軍B-2「幽靈」轟炸機在支援「午夜之錘」行動後,返回密蘇里州的空軍基地。(U.S. Air Force)


舉所有團隊之力

尼爾表示,當時得知B-2轟炸機將被部署到阿富汗執行轟炸任務後,他的整個部隊立即行動起來。這意味著,政府文職工作人員、飛行員、飛機維護人員和機場管理人員迅速聚集在一起,組成規劃小組,共享情報,開始決定打擊哪些目標及如何取得成功。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B-2隱形轟炸機是價值20億美元的先進飛機,其設計目的是匿蹤潛入敵方防空系統,向敵方投擲常規或核彈頭。尼爾說,這種飛機的設計初衷是造成巨大破壞,而僅僅讓一架這樣的飛機升空就需要舉所有團隊之力。

轟炸機部隊的任務規劃過程極其細緻,需要演練各種場景,識別陷阱或難以規避的敵方防禦工事,並整合來自多個管道的關鍵情報評估,以確定計畫和緊急方案。

高層領導和飛行員忙於人員規劃,而飛機維護人員則在為飛機飛行做準備,並與規劃人員核對轟炸機應攜帶的燃油量和輪胎充氣量。這直接關係到有效酬載的大小及機載彈藥的重量。

與此同時,空中指揮塔正在努力確保軍用飛機的起飛和降落準備就緒。尼爾說,他們「需要協調和指揮空中交通,以確保飛機在正確的時間以正確的方向飛行」。

同樣的機組人員還會監督最壞情況的準備工作,例如確保降落傘隨時可用,或者9毫米手槍已裝填完畢,萬一飛行員在敵方領土上被擊落,隨時可以攜帶。面對擁有先進地對空飛彈系統的對手,這種威脅是真實存在的。

對抗疲勞

另據路透社報導,B-2飛行員的飲食經過仔細考量,在執行任務前會進行睡眠研究,以了解哪些食物能讓他們清醒,哪些食物能幫助他們入睡。

路透社採訪了一位退役B-2飛行員,他表示,在多日飛行中,他最常吃的食物是火雞三明治,不加乳酪,「食物越清淡越好」。有些飛行員還會在兩餐之間吃葵花籽以保持清醒。

《商業內幕》報導,機組飛行裝備小組負責確保飛行員擁有適合飛行的裝備,根據季節和飛行環境,飛行員會佩戴不同的手套,還有頭盔、氧氣系統、救生衣,甚至偶爾還會有一張帆布床,尼爾和他的副駕駛在為期兩天的飛行中曾使用這張床。

尼爾的搭檔迪爾對《商業內幕》解釋說:「獲得B-2作戰任務認證是任務資格的一部分,你需要了解如何管理時間,無論是長時間的出擊,還是在模擬器上。」

他透露,自己和尼爾進行了長達24小時的模擬訓練,以練習如何忍受疲勞,兩人輪流讓一人睡覺,另一人則駕駛模擬器。

飛在頭頂的空中加油機

空中加油是B-2任務中最危險的環節之一。飛行員無法看到在他們頭頂後面約4.9公尺處的加油機,且必須與加油機等速飛行,然後由加油機伸出滿載燃油的輸油管插入在B-2頂部的受油口。B-2飛行員只能依靠加油機的燈光提示和記憶中的參考點完成動作。

雖然自1989年首次亮相以來,軟體更新已提高了B-2回應飛行員指令的能力,但在高空進行密集編隊飛行仍然是一項挑戰。這次實施對伊朗空襲的是七架B-2轟炸機,是美國空軍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此類行動。◇

延伸閱讀
國銀放款月減3292億 創最大減量
2025年07月11日 | 6天前
美中外長赴東協會議 隔空喊話
2025年07月11日 | 6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