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公司遭查封 街口支付董座出面滅火

針對街口金融科技近期引發的民事訴訟導致帳戶清空事件,外界擔憂恐影響其子公司街口支付(街口電支)的營運。金管會11日表示,街口支付10日下午已向金管會通報「重大偶發事件」,強調用戶資金因採信託機制受到完整保障、不受母公司爭議影響,金管會將依規定流程持續掌握後續情況。
事件起因於街口支付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先前以36億元售出四成股權給泰山公司,後經台北地院判決該筆交易無效,需返還款項並准予泰山假執行。不過,法院前往街口金融科技總部執行查封時,發現辦公室早已人去樓空,且公司帳戶幾乎歸零,曾經匯入的36億元已不知去向。
金管會銀行局對《大紀元時報》指出,街口支付為公開發行公司,也是專營電子支付機構,必須遵循重大偶發通報、洗錢防制等相關規定。針對法院人員前往母公司執行程序,金管會已於10日下午接到街口支付初步通報,將陸續補齊相關書面文件。
街口支付強調用戶權益無虞
外界關注681萬街口支付用戶權益是否受損,對此,街口支付董事長梅驊、總經理范庭甄11日緊急召開記者會回應。他們強調,街口支付營運與母公司法律糾紛無涉,用戶資金享有100%信託保障,與合作夥伴及用戶服務不會中斷,用戶權益將不受母公司民事事件影響。
銀行局說明,金管會主要關注兩大重點,一是保障用戶權益,二是街口支付本身的營運狀況。根據《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規定,電子支付業者必須將用戶的帳戶款項(電子錢包金額)100%全數交付銀行信託帳戶保管。金管會也要求信託銀行每月、每季申報,並由會計師進行每季、每半年的查核,目前尚未發現異常現象。
然而,街口支付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爆出股權糾紛,遭到台北地方法院查封,母公司總部人去樓空,引爆民眾、通路對於存款及收付系統的擔憂。
合作通路與用戶信心動搖
知名3C通路全國電子開出第一槍,宣布11日起暫停使用街口支付作為付款工具。國內兩大電商平台momo、PChome的結帳頁面,也一度下架街口支付選項,效應甚至擴及到許多國內自營店家,社群平台上也出現收款疑慮的聲浪,導致越來越多小商家不使用街口QR Code。
針對用戶疑慮,網傳許多方式自保,例如將儲值的錢花完,或是解除銀行帳戶與信用卡綁定。不過,銀行局提醒,街口支付目前仍能正常消費、轉帳。若用戶有疑慮,電子錢包本身就有提領功能,用戶可以自行設定轉帳到自身的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帳戶。
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今年5月底,台灣電子支付帳戶數量以一卡通694.1萬用戶居首,街口支付以681萬用戶緊追在後,而全支付則以全聯顧客規模優勢,用戶數達600.5萬人,穩居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