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獲信函國 川普擬徵15%或20%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週四(10日)表示,計畫對尚未收到關稅通知函的貿易夥伴,徵收15%或20%的全面性關稅。外界關注台灣的新稅率是否就在15%至20%區間,行政院官員表示,持續逐步且審慎與美方談判。學者則認為,「台、美兩國更緊密的貿易互補關係,恐怕才是兩國關稅協議尚未達成的重要因素。」
川普近日分批通知二十多個國家的新對等關稅稅率,被視為台灣競爭對手的日本與韓國稅率都是25%,越南及菲律賓稅率則為20%,預計8月1日生效。目前只有英國、越南正式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
在美國時間10日,川普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採訪時表示,「我們會直接宣布,所有還沒收到信的國家都得付錢,不管是20%還是15%,我們現在就會處理這件事。」川普說,「不是每個國家都需要收到信件,你知道的。我們只是在設定我們的關稅。」
川普10日也宣布將對加拿大輸美的商品徵收35%關稅,新關稅將獨立於鋼鐵、木材、銅、能源等現有各產業關稅之外。
行政院:台美持續磋商溝通
台灣原稅率為32%,外界關注台灣新稅率是否在15%至20%之間。綜合媒體報導,政院官員回覆媒體提問時表示,談判團隊以維護國家及產業利益、維護國民健康及糧食安全為核心,持續逐步且審慎的與對方談判。
政院官員說,台美雙方持續就對等關稅等經貿議題磋商溝通,會適時向大家報告談判相關資訊。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日前透露,台美已在8日展開實體會晤,正在洽約下一輪實體磋商。
川普對關稅議題的最新發言,影響11日台灣股市與匯市。股市而言,加權指數終場收在22751.03點,漲57.78點,漲幅0.25%,成交值新台幣3,271.26億元。至於匯市狀態,新台幣兌美元由貶轉升,最終升3.5分,收29.205元,成交金額8.44億美元。
關於美國遲遲未公布台灣的稅率,淡江大學產業經濟與經濟學系合聘教授蔡明芳說,雖然許多國家的領導者都表示與美國努力溝通,但各國能否如越南一樣,以零關稅的方式與美國進行談判,這點並不能確定。
他說,越南的政治體制與民主國家迥異,而民主國家的政府即使願意對美國擴大開放市場,國內受影響的產業與利害關係人也無法在短期內承受較大的衝擊,這也是台灣、印度、歐盟、日本與韓國在談判上需要花更長時間的主要原因。
台美互補性高 談判需更謹慎
蔡明芳說,就與美國的貿易關係而言,台灣與日、韓或歐盟等國較大的差異在於,台灣近年主要出口的產品集中在資本財與中間財,消費財的出口比重已顯著降低,與日、韓、歐盟等國以汽車為主要輸美產品不同。
所以,他說,台美貿易關係的互補性,比以消費品為出口大宗的國家高,包括台灣、東協國家或印度等國與美國的貿易互補性,都較日、韓高。
蔡明芳說明,台美稅率的決定並不容易,當美國給予台灣太高的關稅稅率時,除了台灣的出口會減少外,美國品牌廠商的成本也會增加,無論關稅的轉嫁程度高低,對美國廠商的獲利均會產生負向影響,因此,台美的談判就需要更謹慎,當雙方願意溝通的意願越高,關稅談判的時間就會越久,最終稅率自然會越晚公布。
不過,他也說,如果台灣與美國的互補關係被破壞,可能影響台灣對美的投資,這是台灣在與美談判時不同於日韓或越南的優勢。
除了貿易的互補關係外,蔡明芳說,自前總統蔡英文到總統賴清德以來,行政院一直努力爭取加入高品質的自由貿易協定,如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因此降低非關稅障礙以擴大開放市場是必然的趨勢。
他說,美國財政部長班森特曾說,台灣提出了好的關稅計畫,由此可知,雖然台灣尚未收到新的關稅稅率,但台美兩國政府部門確實進入深度的實質討論,憑空猜測並無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