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自爆財政黑洞 5千億民生資金被挪用

中共審計署揭露,地方政府大規模挪養老金用於還債。圖為中國一家養老院,老人在為自己準備午餐。資料圖。(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中共審計署揭露,地方政府大規模挪養老金用於還債。圖為中國一家養老院,老人在為自己準備午餐。資料圖。(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記者寧海鐘、駱亞/報導】

中共審計署日前發布報告揭露,地方政府大規模挪養老金等民生資金用於還債、向慈善機構借錢等。專家認為,中共財政體制畸形,挪用民生資金是家常便飯,官方公布的只是冰山一角,實際上中共政府已到了破產邊緣。

中共審計署6月27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提交〈2024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披露地方政府在專項債券管理使用情況。審計9省發現1,325.97億元(人民幣,下同;台幣約5,485.54億元)的問題金額,包括違規舉債、虛報支出、擠占「三保」資金及償還國企債務、超需求發行債券等;所謂「三保」,是指保基本民生支出,保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工資,保政府機關、基層單位等必要運轉經費。

報告詳列民生資金遭挪用情況,包括11省110縣以虛列等手段侵蝕40.89億元教育資金;養老保險基金方面,25省各類問題金額601.61億元,其中13省將406.26億元(台幣約1,680億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等挪用於「三保」支出、償還政府債務等;16省更挪用41.64億元的惠農財政補貼,有的農戶甚至補貼遭拖欠長達九年。去年報告還指出,有66縣挪用學生營養餐補貼用於還債。這些問題只是審計署有進行審計的部分省區,是實際挪用來還債的冰山一角。

財政體制畸形 縱容隱性債務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向《大紀元》表示,挪用民生資金早已成為中共的家常便飯,即使挪用了,也不會有多大的後果,審計署是外部審查,整個過程像演戲一樣。他說,「中共竊國幾十年了,仍然沒建立一個公共財政體制,各級人大常委會審議財政報告,都是做做樣子,不像美國政府提交的預算報告,在國會審查過不了,政府就得關門。」

審計署報告稱,這次重點審計的9省自2023年3月以來違規新增隱性債務,主要用於政府投資、償還債務等。5個地區指定國企墊資建設、承諾由財政資金償還等,新增政府隱性債務59.09億元。如福建晉江等地融資平台,更透過慈善總會、見義勇為協會等借款,部分用於政府投資項目等形成隱性債務。

王赫說,中共財政體制本身是畸形的,就是財權層層上交,越到下邊事越多,但錢越少,財權和事權匹配失衡。雖然喊了多年要清理隱性債務,但若無這些債,地方政府就停擺了,所以只要地方做得不過分,中央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全國32個省級行政區,這次只審查了9個省。實際上這些問題全國各地都普遍存在的,實際情況也比公布的更加嚴重。

累積債務遠超國際警戒線

在2024年金融界論壇年會中,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李建軍指出,截至2024年6月底,中國地方債總額已達99.39兆元(含城投債與隱性債),再加上30兆元中央國債,政府的整體負債率,與2023年的GDP126兆元相比,已經超過了100%,遠高於國際警戒線60%。

中國資本界資深人士徐真對《大紀元》表示,如把政府比作一個公司的話,現金流斷了,公司就面臨著破產。中共挪用民眾養老金帳戶裡的錢來還債,實際上就是到了破產的邊緣。

徐真說,經濟惡化,財政入不敷出,稅收越來越少,非稅收入不斷增加,加上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只是在掩蓋財困。

地方債成最大陷阱 最好不碰

王赫表示,地方專項債的問題非常大,因為很多專項債都是包裝上去的。一般債是靠地方財政來償還債務,專項債是靠項目盈利來償還債務的。各地現在的地方債項目基本上都是虧本的項目,都是為了拼湊起經濟增速而搞的。地方政府拿了債券之後,很多錢被挪用,即使項目建成了,本身還是虧損,是個爛攤子,債務雪球越滾越大。所以地方債成了地方政府一個最大的陷阱。

徐真說,現在地方已沒有好的項目來回本,中共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就是飲鴆止渴。他表示,中共這些債券都是通過銀行來進行銷售的,有的是銀行自己或某些機構買了,而有些是面向個人。他呼籲民眾把口袋再捂得緊一些,對什麼30年、50年的特別超長期國債、什麼專項債產品,最好不要碰。◇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國銀放款月減3292億 創最大減量
2025年07月11日 | 6天前
美中外長赴東協會議 隔空喊話
2025年07月11日 | 6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