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稅談判 經貿辦揭最終目標:稅率不高於日韓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至8月1日,朝野關注台灣對美談判結果。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16日表示,這次談判就是為台灣的出口產業爭取到最低關稅,最重要的目標是希望至少不高於日、韓等競爭對手的關稅。
川普近日向二十多個貿易夥伴發出關稅信函,其中,美國主要貿易夥伴日本、韓國面臨的新關稅稅率都是25%。川普10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所有剩下的國家都得繳稅,不論是20%還是15%。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16日邀請顏慧欣、外交部政務次長陳明祺等人,到院報告台美對等關稅談判進度、預期成果、對我國可能之衝擊及因應策略。
顏慧欣報告時表示,截至7月14日,美方已向25個貿易夥伴發出信函,其中新稅率高於4月原稅率者,包含日本25%(原24%)、馬來西亞25%(原24%)、菲律賓20%(原17%)、巴西50%(原10%)、加拿大35%(原無對等關稅)、墨西哥30%(原無對等關稅)、歐盟30%(原20%)等。
顏慧欣:無論是否收到信函 力拚8/1前完成協議
不過顏慧欣也強調,美方雖對各國送出信函,但因談判仍在進行中,該等稅率並非各國的最終稅率。美國信函的主要目的,或在增加各國與美國談判動能與力道。無論台灣有沒有收到關稅信函,在8月1日前努力談判都是他們的重點。
至於台美談判進度,顏慧欣則說,台灣是美國首波談判對象,自4月初展開談判,雙方已於5月1日、6月25日、7月8日在美國華府完成三輪實體諮商,雙方團隊均認同談判持續推進,也希望在8月1日前完成協議,目前已初步約定下一輪實體磋商時程。她在備詢時也坦言,「現在所有各國都在排隊」。
顏慧欣強調,對等關稅談判不同於以往傳統貿易談判,傳統談判多須歷經2、3年時間方能完成,但本次美方急於達成降低貿易逆差、實現再工業化等目標,透過各種方式加速時程,許多國家與我國處境相似,都面臨美方不確定性等談判挑戰。台灣秉持善意持續推進對美談判,以期取得互利互惠的談判結果。
外交部次長:美方充分感受到台灣誠意
立委王定宇質詢時詢問,若8月1日期限前台美雙方未談成,是否適用川普日前講的15%到20%稅率?顏慧欣回應,川普所說的15%到20%,是針對原先在4月2日公布的對等關稅中拿到10%的國家,他也要一併提高至15%到25%,但台灣屬於原本有個別對等關稅的國家,也就是有貿易逆差存在,經貿辦會在8月1日前努力談判關稅稅率。
陳明祺強調,目前仍在談判過程中,不對最終稅率做猜測,外交部持續協助行政院經貿團隊盡全力跟美方溝通;而各項採購案還在雙方談判過程,不便對外透露,其中涉及細微的「give and take」(互相讓步),但誠意一定在。
陳明祺表示,台灣談判除了堅守維護國家的利益、維護產業利益、保障國人健康、保障糧食安全4項基本原則外,也要讓美方了解,其實台美貿易結果是雙方產業互補的結果。
另一方面,巴西將被課徵50%高額關稅,針對巴西境內恐受影響的台商,陳明祺說,外交部隨時與海外台商保持聯繫,協助台商減緩相關衝擊,若台商有需要轉移生產之地,外交部也會盡最大的努力協助。
立委羅美玲特別關切,巴西本為美國的出超國,但稅率卻從10%調高到50%,主因是川普質疑巴西的反美立場,而台灣國內也存在疑美論,是否會影響談判結果?又要如何減少巴西台商的衝擊?
陳明祺解釋,台灣本著互惠互利原則進行談判,美國有充分感受到,而貿易談判不是容易的事,尤其過去數年的過程被壓縮到數月。而外交部隨時與巴西台商保持聯繫,若有需要轉移生產位置,也會提供協助,如轉移到「台巴智慧園區」所在的巴拉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