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現金朝野不同調 難兼顧民生與財政紀律

立法院11日將審查《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日前提出,只要能夠普發每人現金1萬元,便可支持特別條例內容,包括原本爭議的台電補助預算。然而此言一出,引發黨內反彈,國民黨強調反對台電撥補「寸土不讓」,表達黨團立場未變。
國民黨表示,此次討論的是「特別條例」,並非「特別預算」,所有具體金額的預算編列將另行處理。國民黨在臉書強調,執政黨無視民生困境,國民黨主張應編列2‚300億元預算,透過條例規劃全民普發現金,以發揮振興內需與紓困助民的實質效果。
強調不讓步台電撥補 斥外界誤解
針對台電撥補部分,國民黨再度澄清,11日的立法院會不會處理相關預算,亦無妥協空間。外界認為國民黨可能以「換取」普發現金支持台電預算,黨團斷然否認,批評這是嚴重誤解。
藍營主張比照新加坡與韓國,推行更大規模的普發現金計畫。國民黨指出,新加坡將於8月開始發放每人1至2萬新幣的補助;韓國也將在7月21日啟動普發現金,兩次追加預算總額折合新台幣達9‚000億元。反觀台灣政府對經濟補助僅編列930億元,「根本杯水車薪」。
對國民黨內部對朱立倫的喊話反應不一。民進黨立委吳思瑤批評,朱立倫才在中常會喊出加碼預算至6‚400億元,晚間黨團內部即爆發不滿。她指出,普發現金必須符合《預算法》與《財政紀律法》規範,並與行政院協調合適財源,「國民黨應該清楚交代,而不是獅子大開口」。
行政院:舉債普發恐破壞財政紀律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10日指出,若要新增2‚300億元預算普發現金,財源將須依賴舉債,恐有違財政紀律,甚至加劇通膨壓力。李慧芝說,目前行政院提案的特別條例總預算為4‚100億元,其中已含台電補助1‚000億元。若在野黨堅持追加預算,應審慎評估長遠財政風險與通膨風險。
她強調,行政院此筆預算包括防災、防颱與支援弱勢措施,如今颱風季才剛開始,應優先考量風險控管與基礎建設,而非大規模舉債發放現金。若此時決議普發現金,可能造成政府資源錯配,削弱災害應對能力。
政院力挺台電撥補 藍營地方人士建議延後
至於台電補助1‚000億元的爭議,李慧芝指出,台電因配合政府政策凍漲電價,導致累積虧損達4‚200億元,政府為避免產業界在面對全球關稅挑戰的同時,還要承受電價上漲壓力,才提出撥補方案。她呼籲立法院理解能源穩定對國家整體經濟的關鍵性,予以支持。
不過,國民黨籍桃園市議員凌濤則認為,台電補助案可待關稅結果出爐後再行討論,以便朝野更貼近產業應變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