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出題選邊站 吳嘉隆籲台早讓步早獲利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公布首波關稅14國名單,當中沒有台灣,這是好事還是壞事?資深政經評論家吳嘉隆認為,要將台灣對美國的讓步,看成是投資美國,不僅可取得經貿利益,更能在對抗中共威脅的路上爭取安全與主動。
吳嘉隆9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川普新公布的關稅清單包括日本、韓國,但不見台灣,顯示台灣仍有談判空間。他認為,若台灣談判代表團掌握要領,最終關稅可能在15%甚至10%,「若低於日本與韓國的25%,就是戰略勝利」。
他認為,對美國讓利不等於喪權辱國,反而是「收買美國人心」的有效做法。他舉例,現在連歐洲人都接受美豬美牛,「台灣人去美國,麥當勞與豬肋排大餐照吃不誤」,那為什麼回到台灣卻不能吃?
吳嘉隆也批評,台灣對美國汽車課高關稅,卻未真正保護本土產業,「滿街都是日本和德國車,保護了誰?」他主張應盡速清除不必要的非關稅障礙,才能深化與美經貿關係。
對於有人認為川普此舉是把東南亞推向中國,吳嘉隆表示,根本邏輯不通,「中國內需疲弱,若東南亞靠向中國,最終會成為中國的包袱,因為中國根本養不起他們」。
他指出,川普的策略本質是「出題」檢驗各國立場,看誰願意切割中共、站穩親美陣線,「想靠向中國,去自討苦吃,美國當然不會介意」。
吳嘉隆強調,川普仍有可商量的空間,台灣應掌握機會展現彈性,並在談判中以對美讓步換取其他領域的利益,也就是說,台灣在A對美國讓步,然後可以從B、C、D交換回一些好處。
吳嘉隆表示,「台灣若早讓步,美方可能還會到處介紹台灣的表現當榜樣,這種免費的外交公關機會,不要錯過!」
他強調,「利用美國壯大台灣,聯合美國改變中國,讓中國走向自由民主,才是王道」,唯有主動聯美抗中,台灣才有機會擺脫中共野心、取得真正安全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