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長漢光演習7/9登場 驗證縱深防禦

漢光41號實兵操演9日至18日登場,今年演習長達10天9夜不只為史上最長,並實施無劇本、不間斷的連續操演,更自「灘岸殲敵」推進至「城鎮防衛」,目的是深化縱深作戰韌性,全面驗證各層級部隊應戰能力。多項新式裝備如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也將參訓。
國防部8日指出,各部隊將不分日夜,頻繁及長時間出現在街道、海濱、空中等場域,可能造成民眾生活、交通等若干不便,請民眾體諒,給予官兵支持與鼓勵。演習期間常成為有心人士或協同團體操弄「疑軍論」及「錯假訊息」,籲請民眾勿輕信。
從「灘岸殲敵」到「城鎮防衛」
今年演習首納應對灰色地帶襲擾過程,包括戰略溝通、資訊防護等,同時也因預防中共「由演轉戰」,因此建立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態勢。
更重要的是,過往的漢光演習普遍結束於「灘岸殲敵」階段,但今年演練場域則從「灘岸」進入到「城鎮」,藉此演練縱深防衛暨持久作戰;而過往的「關鍵基礎設施防護」、「去中心化指揮管制」、「交戰規則(ROE)」等,亦是此次重點。
將領接受中央社訪問分析,前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時及近次的針對性軍演,均顯示中共除了以武力恫嚇外,也會藉由灰色地帶行動脅迫台灣,舉凡是可能將台灣外離島「內水化」,使其無法整補及調動人力,並遂行法律戰、由演轉戰等作為,因此相關預應作為將在此次漢光中演練。
將領提到,過去漢光大多在「灘岸殲敵」就沒有後續,但為求仿真實戰,這次將從灘岸一路演練至城鎮作戰。起因是從今年的兵棋推演發現很多不足之處,盼藉此次讓地面部隊實際演練,並了解各自戰術區域的不足及須補強之處。
多項新式裝備參訓
裝備方面,今年首次有多項新式裝備參訓,包括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陸射劍二防空飛彈、TOW-2B反裝甲飛彈及各型無人機參演。而M1A2T戰車尚未完成成軍程序,因此不參與本次演習,但10日的戰車砲射擊訓練將公開進行,內容涵蓋靜(車)對靜(靶)、靜對動與動對靜等科目,國防部也規劃網路直播,讓民眾親眼見證官兵訓練成果。
此外,北部戰略要地「大台北防衛鐵三角」(八里、台北港、淡水河口)也納入重點演練,並強化對重要橋梁與關鍵基礎設施的防護演練,因此演習期間民眾在市區「見軍率」將大幅提升。
比照去年無紅軍
將領也強調,今年如同去年「沒有假想敵(紅軍)」,原因是作戰計畫因應敵情威脅有大幅度調整,因此要讓所有兵力全心投入自己的崗位並實際驗證,且熟悉相關計畫作為。
後備戰力方面亦有所突破。國防部共召集約2萬2千名後備軍人參與此次演習,除驗證平時訓練成果,也呼應美方對台後備體系改革的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