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熱浪、野火 全球7月極端天氣事件頻發

2025年7月29日,北京郊區密雲區辛安莊村因泄洪被淹(Adek Berry/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7月29日,北京郊區密雲區辛安莊村因泄洪被淹(Adek Berry/AFP via Getty Images)

【記者程木蘭/報導】

2025年7月,全球多地接連爆發前所未有的極端氣候事件,從亞洲、北美洲到歐洲及地中海地區,暴雨、洪災、熱浪和野火等災害輪番襲擊,造成數百人死亡、上億人生活受影響。

根據歐洲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與「耶魯氣候聯結」(Yale Climate Connections)資料,2025年6月為有紀錄以來第三熱的6月,7月極端氣候事件頻發,顯示地球氣候系統波動性劇增。

颱風及豪雨重創台灣南部

台灣在7月初遭受中颱丹娜絲(Danas)正面襲擊,颱風以創紀錄強風在西部人口稠密地區登陸。颱風造成2人死亡,超過700人受傷,88萬戶停電,地方政府共接獲9,391件災情通報。

颱風丹娜絲7月6日深夜登陸嘉義,嘉義市經1個多小時強陣風肆虐,市區街景滿目瘡痍,樹枝、雜木滿地。颱風丹娜絲7月6日深夜登陸嘉義,嘉義市經1個多小時強陣風肆虐,市區街景滿目瘡痍,樹枝、雜木滿地。(嘉義市政府提供/中央社)

僅三週後,7月28日至29日,又有低壓系統帶來豪雨重創南部地區,迫使約3千人撤離,多個城鎮與村莊街道被洪水淹沒。

北京暴雨 中國北方洪災

中國首都北京在7月27日至29日間遭遇罕見暴雨,導致嚴重城市洪災。據報導,連日豪雨使北部地區在三、四天內累積降雨量高達543毫米,相當於當地全年總降雨量。

7月29日,北京市郊密雲區辛安莊村遭暴雨襲擊後,發生嚴重洪澇災害,大片住宅區和農田被淹。7月29日,北京市郊密雲區辛安莊村遭暴雨襲擊後,發生嚴重洪澇災害,大片住宅區和農田被淹。(ADEK BERRY/AFP via Getty Images)

截至7月31日中午,官方通報至少44人死亡。此次洪澇造成30餘萬人受災,2.4萬間房屋受損,242座橋梁和756公里的道路受損。

北京周邊超過8萬人被迫撤離,136個村莊停電,30多處道路嚴重受損,通訊線路中斷。密雲水庫水位達到1959年建庫以來最高紀錄,被迫緊急洩洪。

2025年7月29日北京密雲水庫正在泄洪2025年7月29日,北京密雲水庫洩洪。(ADEK BERRY/AFP via Getty Images)

河北省同樣遭受重創,多地出現極端強降雨。承德、唐山、秦皇島、保定等地八十多個站點雨量達到大暴雨級別。內蒙古、山西也遭暴雨襲擊,多地出現內澇。氣象專家稱,今年北方雨季降水量較往年同期高出30%。

上海國際機場1/3航班取消

另外,受颱風「竹節草」影響,上海7月30日遭遇強降雨與狂風襲擊,造成嚴重災情,約28.3萬名居民被緊急疏散至安全地帶。持續強降雨導致市內多條道路積水,交通受阻。

根據官方消息,浦東與虹橋兩大國際機場受天候影響,約1/3航班被迫取消,涉及超過640架次。

歐洲熱浪 十日奪命2300人

據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日前一份研究指出,今年6月下旬至7月初,歐洲遭遇嚴重熱浪,約有2,300人可能因高溫原因死亡,其中65%(約1,500人)與天氣有直接相關。研究範圍涵蓋12座主要城市,人口超過3千萬人,包括巴塞隆納、馬德里、倫敦和米蘭等地。

研究指出,在這些城市中,熱浪侵襲下溫度上升多達攝氏4度。

另有報導,西班牙格拉納多(Granada)錄得攝氏46度高溫,葡萄牙莫拉(Moura)更達46.6度。研究認為,氣候變遷使熱浪溫度上升攝氏2至4度,顯著提升危險程度。法國部分地區更爆發野火,數萬人被迫撤離。

地中海地區 熱浪與野火疊加

地中海地區今年夏季海面溫度升至攝氏30度,比平均高出5至6度,62%的海域受影響。土耳其有超過5萬人撤離,17人以上死亡;希臘則有5千名遊客與居民緊急轉移。西西里島農業損失高達27億歐元(約新台幣953億元)。

專家警告海洋熱浪將持續至秋季,對漁業、旅遊業造成嚴重打擊。CBS新聞報導,該地區保險業近八年有七年理賠核付金額超過1千億美元(約新台幣3兆元),今年或再刷新紀錄。

美國德州洪水 釀138死

美國德州丘陵地帶在7月4日至7日間因豪雨引發災難性洪災,瓜達盧佩河(Guadalupe River)水位在45分鐘內暴漲近8公尺,短時間內降雨量高達約516毫米,為當地四個月雨量總和。根據《德州論壇報》(The Texas Tribune),洪水奪走至少138條人命,8萬多人緊急疏散,部分夏令營及居民區幾乎被洪水沖毀。

專家指出,此次災害由墨西哥灣高溫海水及殘餘熱帶系統攜帶大量水氣造成,前期乾旱使土壤硬化,導致暴雨難以滲透,加劇洪災破壞力。

7月6日,美國德州亨特(Hunt)地區,搜救人員在廢墟中尋找倖存者或被洪水捲走的人員遺體。7月6日,美國德州亨特(Hunt)地區,搜救人員在廢墟中尋找倖存者或被洪水捲走的人員遺體。(Jim Vondruska /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Getty Images via AFP)

破紀錄熱浪席捲美國

美國東南部7月底迎來一波嚴重高溫,打破多項觀測紀錄。據美聯社報導,7月27日,佛羅里達州坦帕(Tampa)國際機場首度突破華氏100度(攝氏37.8度),創下自1890年開始觀測以來的歷史新高;之前最高為2020年6月的華氏99度。

氣象局預估炎熱天氣在7月28日至30日達到高峰,美國中部與東岸地區出現「危險且持久」的熱浪。喬治亞、佛羅里達北部、田納西、密西西比與卡羅萊納等地進入高溫警戒,影響人口超過1.85億人。

此外,亞利桑那州大峽谷北緣7月4日爆發的「布拉沃龍大火」(Dragon Bravo Fire),已蔓延超過11.1萬英畝,成為今年美國本土規模最大的野火,截至8月1日僅有約9%受到控制。

1小時暴雨 紐約地鐵癱瘓

7月14日至15日,紐約市及紐澤西北部遭遇突發性強降雨,創下1943年以來第二高降雨紀錄。中央公園在短時間內降雨達67毫米,打破1908年37毫米紀錄。賓州蘭開斯特郡5小時降雨超過177毫米。

曼哈頓市多條地鐵線路中斷,28街站完全被淹,拉瓜迪亞(LaGuardia)和紐瓦克(Newark)機場一度暫停航班。大都會運輸署(MTA)共從地鐵系統抽出1,600萬加侖積水。

圖為紐約7月14日下午大雨,曼哈頓28街地鐵站內地板的排水孔在噴出大量雨水。圖為紐約7月14日下午大雨,曼哈頓28街地鐵站內地板的排水孔在噴出大量雨水。(英文新唐人電視台影片擷圖/Courtesy of Juan Luis Landaeta)

加拿大高溫野火

近期,加拿大多地持續高溫,體感氣溫甚至超過攝氏40度。《環球郵報》報導,多倫多已連續21天發布高溫警告。高溫警告覆蓋西部英屬哥倫比亞省(卑詩省)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攝氏37度。

加拿大十多年來第二嚴重的野火季節,今年提早爆發,迄今已燒毀超過2萬平方公里,逾2.5萬人撤離。而2023年的「殭屍火」(Zombie fires)仍繼續延燒,嚴重影響加拿大空氣品質。◇

延伸閱讀
工程師:中共海軍以軟體監控士兵
2025年07月22日 | 13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