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公布新對等關稅 稅率在10%至41%之間

美國總統川普週四(7月31日)簽署行政命令,調整了全球68個國家與歐盟進口商品的「對等關稅」,新稅率將自8月7日起實施。白宮表示,此舉是為了奪回美國經濟主權,並解決美國龐大且持續的貿易逆差所帶來的國安風險。
川普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將長期的貿易失衡視為對美國國安與經濟的「重大威脅」,因此採取這項額外徵稅措施,解決部分國家對美國商品設置的不對等關稅與貿易壁壘,以保護美國製造業和供應鏈。
違規轉運 處懲罰性附加稅
這項行政命令規定,除非另有特別列出,所有進口至美國的商品將一律徵收10%關稅。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透過轉運手段來規避關稅的進口貨物,美方將處以高達40%的懲罰性附加稅,並且不得申請任何減免。 白宮也將定期公布涉及規避行為的國家與設施清單,顯示美國政府對於打擊貿易漏洞的決心。
至於歐盟商品,美國則採「補差式」課稅機制:若該商品原有關稅低於15%,則補足至15%;若原稅率已達15%以上,則不再加徵。
毒品牽連 加拿大稅率35%
根據行政命令,各國商品的關稅稅率從最基本的10%到最高的41%不等。例如,敘利亞商品被課徵最高的41%關稅;而緬甸、老撾以及瑞士也面臨超過30%的高稅率。此外,加拿大商品將面臨35%的稅率,原因之一是被指出與芬太尼走私問題有關。
美國的主要盟友如日本、韓國的商品將被課徵15%關稅,英國則為10%。台灣將被課徵20%關稅,與印度的25%、越南的20%及印尼的19%落在相似的稅率區間。
關稅促談判 墨西哥獲緩衝期
在關稅政策宣布後,川普與墨西哥總統通話,並宣布給予墨西哥90天的談判期,其現行對商品徵收的25%關稅暫不調升。這顯示「以關稅促談判」的模式仍在持續。
川普政府強調,這些稅率旨在反映雙邊貿易失衡、國家安全風險以及合作誠意,未來仍可依據後續協議進行調整。
8月7日上路 半年檢討一次
新的關稅將自8月7日凌晨起正式生效。行政命令也規定,美國商務部和貿易代表辦公室將負責監督執行情況,並每六個月評估是否需要採取進一步行動,或因應貿易夥伴的報復與拒絕合作情況,建議總統作出調整。美方也保留根據後續談判結果調整個別國家稅率的權力。
市場分析實際影響仍需觀察
盛寶銀行(Saxo Bank)首席投資策略師查納納(Charu Chanana)指出,這項關稅公告形式很明確,但這些數字背後的邏輯卻完全不透明,實際影響仍需觀察。
Annex財富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雅各布森(Brian Jacobsen)指出,企業或將先消化庫存、試探定價能力,隨後才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三井住友銀行亞洲策略主管吳傑夫(Jeff Ng,音譯)則表示,未來幾個月甚至到2026年,這些稅率都可能持續變動,川普政府應會不斷調整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