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參院委員會通過法案 授權川普10億美元援台

美國聯邦參議院撥款委員會7月31日初步通過約8,520億元(美元,下同;約新台幣25.5兆元)的國防支出法案,除了強化海軍造艦計畫及擴大飛彈生產外,還授權美國總統川普可動用10億元的「總統撥款權」援助台灣。
這項預算法案以26票贊成、3票反對,獲得兩黨多數議員支持,並將進一步送交參議院全體進行表決。該筆撥款較川普先前所提出的8,315億元國防支出提案,還高出205億元,增幅約為2.6%。
民主黨參議員昆斯(Chris Coons)表示,委員會同意授權總統據「總統撥款權」(Presidential Drawdown Authority, PDA),從庫存中調撥軍事裝備運往台灣。
華府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學者葛梅茲(Eric Gomez)表示,台灣獲得美國武器,大多是透過外國軍事銷售制(Foreign Military Sales,FMS),通常需從頭開始製造武器系統,超過一定門檻(台灣約為1,400萬美元)還要通知國會。
葛梅茲說,FMS的流程相對緩慢,台灣在等待同型美國武器時,往往比其他國家更久,「總統撥款權」能讓美國總統轉移庫存中的軍品及服務,不存在等待製造時間,若部署得當,有助台灣走向不對稱防禦態勢,提高自衛能力。
額外撥款1億強化歐洲司令部
昆斯表示,除此之外,法案還將為波羅的海安全倡議撥款2.25億元,並額外撥款1.19億元用於強化歐洲司令部的集體安全,這些投資「都在某種程度上與烏克蘭相關」。
撥款委員會多位成員表示,自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以來,烏克蘭戰場成為歷來無人機運用最密集的戰爭場域。美方透過USAI計畫(克蘭安全援助計畫),提供烏克蘭包括情報、裝備、戰術訓練與作戰物資等支援,幫助其彌補兵力與重裝備上的劣勢。
法案另含2千萬元用於與支持「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第二支柱的研究計畫,相關內容包括在人工智慧(AI)、量子運算等新科技的軍事應用上進行合作。
法案出委員會後,還需經過參議院全體表決,且參、眾兩院必須通過文字一致的版本,經川普簽署後才成為法律。眾議院18日通過的法案編列援台金額5億元,向台灣提供國防物資、服務,以及軍事教育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