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出口締造3高紀錄 7月展望不悲觀

台灣6月出口表現熱力四射,單月金額衝上533.2億美元、年增33.7%,已連續2個月突破500億美元規模。創下單月、第二季及上半年出口的「三高」歷史紀錄。財政部也預期7月出口將達459億至479億美元,年增15%至20%。
財政部統計處處長蔡美娜8日指出,台灣6月出口年增33.7%至533.2億美元,為連續20個月正成長,這波動能主要受惠三大因素,首先是人工智慧及高效能運算商機擴散,支撐出口需求;其次為蘋果等行動裝置、部分科技產品進入新品備貨期;第三是美國暫緩實施對等關稅,客戶端提前拉貨效應持續發酵。
觀察6月出口主要貨品,蔡美娜說,以資通與視聽產品年增82.5%、電子零組件年增31.1%,為出口兩大成長引擎,顯示AI伺服器等應用需求強勁。在傳產方面,礦產品、光學及精密儀器呈現年增,但塑橡膠、化學品則因全球產能過剩,呈現年減幅。
值得注意的是,蔡美娜指出,今年上半年台灣對美國出超達552億美元,首次超越對中港出超規模,加上台灣對東協出口占比也攀升至19.6%新高點,均顯示台灣貿易重心結構出現重大轉變,可以看出美國關稅政策持續使全球供應鏈重組。
放眼全球主要經濟體,台灣出口表現遙遙領先。蔡美娜表示,台灣今年上半年出口年增率為25.9%,大幅超越香港16.1%、新加坡8.2%、中國大陸6%、美國5.3%及日本4.1%,與韓國同期出口持平,台灣仍坐穩亞洲四小龍之首。
展望7月出口,財政部預估,7月仍會有部分拉貨效應、不悲觀,出口年增率預計將達15%至20%,規模值達459億至479億美元,將連續21個月正成長。不過美國關稅政策、地緣政治衝突等不確定因素,全球經貿前景仍有風險,應密切關注後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