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本山上的麵包夢 「照老師SOP做,簡單就好」

照烘焙老師說的做,簡單地把麵包烘熟就好吃。(呂正彥提供)
照烘焙老師說的做,簡單地把麵包烘熟就好吃。(呂正彥提供)

【記者廖儷芬/台東報導】

「知本山上有家麵包店」的主人呂正彥Neo,一字一句重複著老師交代的SOP:「照烘焙老師說的做、簡單、照烘焙老師說的做,簡單地把麵包烘熟就好吃。」

從精確配比到程序步驟,Neo坐言起行:「老師怎麼教,就怎麼做。SOP依部就班做好它,那就是你的。」他懂得尊重程序,而非盲目堆料。

「麵包是一個日常的東西」他認真地說:「紅藜很棒,從營養價值來看,可是不太容易加進去…那只能點綴,不是為了健康做。」

他補充:「麵包是粗糙的,不能強塞優雅素材…」於是,他堅持典雅與粗獷之間的微妙平衡。

呂正彥說:「麵包是粗糙的,不能強塞優雅素材…」於是,他堅持典雅與粗獷之間的微妙平衡。「麵包是粗糙的,不能強塞優雅素材…」Neo說。(呂正彥提供)
「知本山上有家麵包店」的主人呂正彥。「知本山上有家麵包店」主人呂正彥(Neo)。(廖儷芬/攝影)
呂正彥懂得尊重程序,而非盲目堆料。Neo懂得尊重程序,而非盲目堆料。(呂正彥提供)

質樸、簡單就是特色

Neo的產品線不多,週四至日共賣四天,每天限量十幾顆歐包,他笑說:「產品不多樣,一週只賣四天,一天賣十幾顆,就很滿足。」

他看重共鳴:「只要你的食物能吸引願意回頭的客人,那就可以了…至少有飯吃。」

這份簡單很純粹:「不用想大小,有錢買飯吃就好。」

呂正彥笑說:「產品不多樣,一週只賣四天,一天賣十幾顆,就很滿足。」產品不多樣,一週只賣四天,一天賣十幾顆,就很滿足。(呂正彥提供)
質樸、簡單就是特色質樸、簡單就是特色(呂正彥提供)

古典樂與麵包的對話

Neo在店裡播放古典樂,甚至為每一階段的發酵流程準備不同CD:「職訓局烘焙老師說讓麵包聽古典音樂,我們就放古典音樂給他聽…發酵期用CD,製造期聽廣播。」

當麵包出爐時,烤箱旁的「啵啵」裂縫聲,配上古典樂,就像麵包唱起山林之歌, Neo 說:「給麵包靜靜聽,它們快樂,我們就快樂了。」 

呂正彥說:「職訓局烘焙老師說讓麵包聽古典音樂,我們就放古典音樂給他聽…發酵期用CD,製造期聽廣播。」職訓局烘焙老師說讓麵包聽古典音樂,我就放古典音樂給他聽。(呂正彥提供)
「給麵包靜靜聽,它們快樂,我們就快樂了。」呂正彥說。「給麵包靜靜聽,它們快樂,我們就快樂了。」Neo表示。(呂正彥提供)

騎重機越南橫愛上台東 「那條路彷彿老天打光」

離開台中工作崗位,Neo騎重機南下,跨越南橫公路兩次:「南橫開通了以前,我就專程騎南橫…一轉彎就是氣象萬千。」他回憶道:「轉個彎,天空忽明忽暗…那是在南橫裡面嘛,那才是真正的原始。 

他對台東一見鍾情:「第一次來台東就在武陵監獄那帶…那時候我就覺得,台東好美。」到了知本,他又愛上這塊「有林道、有瀑布、有山泉水」的山居環境,他說:「我很喜歡台東…喜歡知本林道跟瀑布,這個大環境100分。」

離開台中工作崗位,呂正彥 騎重機南下,跨越南橫公路兩次。離開台中工作崗位,Neo騎重機南下,跨越南橫公路兩次。(唐昭龍提供)
呂正彥對台東一見鍾情。台東的大山、大海會把人黏住。(廖儷芬/攝影)

慢慢長大的麵包 也療癒人心

店面是一棟不起眼的老屋,隱身知本山徑間,捏麵團、鏟歐包,「靜靜等待它們發酵成形」,就像山居生活的慢節奏。Neo指著牆上的黑膠唱片、CD,說:「音樂給它們聽就對了。」

他坦言在山裡生活不比城市便利:「要跟昆蟲、蟲子、猴子和平相處,不簡單。但久了就習慣,還能享受鳥叫蟲鳴,只剩下音樂聲了。」

「要跟昆蟲、蟲子、猴子和平相處,不簡單。但久了就習慣,還能享受鳥叫蟲鳴,只剩下音樂聲了。」呂正彥說。要跟昆蟲、蟲子、猴子和平相處,不簡單,但久了就習慣。(呂正彥提供)
店面是一棟不起眼的老屋,隱身知本山徑間,捏麵團、鏟歐包,「靜靜等待它們發酵成形」,就像山居生活的慢節奏。靜靜等待它們發酵成形,就像山居生活的慢節奏。(呂正彥提供)

樸實生活與客人共鳴

一條吐司約400克,日賣量十多條,月入尚可支付日常所需:「符合這邊的工夫,一週一萬,可以有錢買飯吃,還能一輩子做麵包。」

他深信 口碑勝過宣傳:「只要客人覺得好吃,他會分享給朋友。真的好東西自然會被找到。」 

樸實生活與客人共鳴。樸實生活與客人共鳴。(呂正彥提供)
一條吐司約400克,日賣量十多條,月入尚可支付日常所需。一條吐司約400克,日賣量十多條,月入尚可支付日常所需。(呂正彥提供)

未來?先活得自在

有人問他未來規劃,他淡淡說:「先住下來繼續待吧,房子很迷人,我喜歡這個點。」他珍惜與知本林道的距離、山泉水與慢活節奏。

Neo的人生哲學彷彿一本溫和的示範:「不要想太多,just do it…睡覺就好啦,記不住的事情就忘記。」一句樸實,卻足以撼動繁忙社會的心境,所以他說當然遇過挫折,但睡一覺就忘了。

他的故事,不是創業教戰,而是山林裡的日常哲學:照烘焙老師SOP做、尊重簡單、不強求多樣、不急著擴張。真正的勇氣,是從台中遠來,跨南橫只為了找一處「能自在做麵包的地方」。

在近四天的工作裡,他抱著山泉釀出的麵團,抹上幾滴辣油、一些果乾,播上古典樂,靜待裂縫與香氣飛揚──這,就是他與台東共築的麵包夢。

呂正彥的人生哲學彷彿一本溫和的示範:「不要想太多,just do it…睡覺就好啦,記不住的事情就忘記。」Neo說:「不要想太多,just do it…睡覺就好啦,記不住的事情就忘記。」(呂正彥提供)
呂正彥的故事,不是創業教戰,而是山林裡的日常哲學:照烘焙老師SOP做、尊重簡單、不強求多樣、不急著擴張。山林裡的日常哲學:照烘焙老師SOP做、尊重簡單、不強求多樣、不急著擴張。(呂正彥提供)
在近四天的工作裡,呂正彥抱著山泉釀出的麵團,抹上幾滴辣油、枝枝果乾,播上古典樂,靜待裂縫與香氣飛揚。播上古典樂,靜待裂縫與香氣飛揚。(呂正彥提供)

延伸閱讀
迎熱氣球嘉年華 哆啦A夢台東現身
2025年06月22日 | 1個月前
取消